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印度—东盟贸易合作潜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8 19:09

  本文关键词:印度—东盟贸易合作潜力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印度与东盟是彼此相邻的两大世界新兴市场。近年来,这两大市场贸易增长十分迅速,经济不断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其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在因素占了重要方面。从双方的贸易结构看,进出口市场和产品既存在互补性也存在竞争性,但不同市场和产品以及相同的产品在不同市场的竞争状况是不一样的。这可从双方的贸易产品、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出口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多方面进行测量。从总体看,双方贸易的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较大。
【作者单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印度 东盟 贸易合作 竞争性 互补性
【分类号】:F742
【正文快照】: 冷战结束后,印度与东盟各自调整了对外政策,印度实施了以东南亚为重点的“东向”政策,东盟实施了“大国平衡”战略并加快了与印度的合作步伐,这使得印度与东盟关系不断发展。贸易作为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平;;东南亚的印度人及其历史变迁[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2期

2 成蓉;程惠芳;;中印贸易关系:竞争或互补——基于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全视角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6期

3 曹云华;;东盟再认识[J];东南亚研究;2007年04期

4 陈建荣;;东向政策与大国平衡:印度东盟认知的改变[J];东南亚研究;2006年03期

5 侯松岭;;印度“东向政策”与印度——东盟关系的发展[J];当代亚太;2006年05期

6 瞿健文;论冷战后东盟与印度关系的发展[J];世界历史;2004年05期

7 傅小强;印度"东向"的地缘、历史及认知变化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9期

8 孙培钧,华碧云;印度的经济改革:成就、问题与展望[J];南亚研究;2003年01期

9 尹锡南;论冷战后印度的“东向政策”[J];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02期

10 曹云华;在大国间周旋——评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亚萍;庾润清;;“亚太再平衡”背景下印度的“东向政策”:调整、影响及对策[J];美国问题研究;2016年02期

2 金玮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6年10期

3 程维;;印度投资税收环境浅析[J];财会学习;2016年17期

4 娄亚萍;庾润清;;印度“东向行动政策”发展与中国的应对[J];国际关系研究;2016年04期

5 葛红亮;;南海局势“失衡”下东盟的区域安全实践[J];南洋问题研究;2016年02期

6 李进峰;;上合组织扩员与东盟扩员比较借鉴[J];俄罗斯学刊;2016年03期

7 王树春;王洪波;;冷战后小国推行平衡外交的不同结果——基于欧亚和东南亚小国的对比分析[J];战略决策研究;2016年03期

8 叶鹏;;中印贸易竞争与互补[J];商;2016年17期

9 郭松燕;;印度中国的贸易关系[J];时代金融;2016年12期

10 邹声瑞;;“金砖五国”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基于TC和RCA指数的分析[J];探索科学;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广华;M.S.Qureshi;伏润民;;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扩张:威胁还是机遇?[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2 丁平;徐松;;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8期

3 杜莉;谢皓;;中国与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张蕴岭;;如何认识东盟[J];当代亚太;2006年07期

5 叶德利;;中国和印度贸易发展潜力和贸易政策修正探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05期

6 徐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印经贸合作的前景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5年02期

7 朱前;中国与印度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5年03期

8 傅小强;印度"东向"的地缘、历史及认知变化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9期

9 李天华;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发展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1期

10 张力;印度迈出南亚——印度“东向政策”新阶段及与中国的利益关联[J];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培钧;印度经济五十年[J];南亚研究;2000年01期

2 王传宝,孙辉;20世纪90年代的印度经济改革论析[J];改革;2001年05期

3 邱国;世纪之初印度经济发展状况及前景[J];南亚研究;2001年02期

4 唐鹏琪;印度快速发展的软件产业对经济的影响[J];南亚研究季刊;2001年01期

5 黄群;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印度经济迅猛提升的启示[J];冶金政工研究;2001年05期

6 ;印度经济的成就与问题[J];真理的追求;2001年02期

7 陇东;走进印度[J];西部大开发;2002年08期

8 布衣;2003年印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J];当代亚太;2003年12期

9 李罗力,冯苏宝;印度将象中国一样腾飞——关于印度经济考察的思考[J];开放导报;2003年11期

10 ;印度政府力促水电新项目建设[J];中国能源;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密达;;印度经济复苏情况及未来走向[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2 张雷;;试论印度现代化的历史经验[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小雪;;印度如何保持经济高增长和抑制高通胀?[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印度经济分析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5 黄泰岩;梁兆国;;印度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演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6 张秀明;;海外印度移民及印度政府的侨民政策——兼与中国侨务政策的比较[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林承节;;印度信息产业与现代化模式[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陈荣文;;印度1982年《合会法》介述[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王时芬;;中国和印度吸收外资的产业差异——对中国和印度制造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状况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马崇明;;中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现代化比较研究[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印度总理 曼莫汉·辛格;全新的印度[N];中国贸易报;2005年

2 傅勇;把目光投向印度的理由[N];东方早报;2005年

3 王 婷;广东企业踊跃开拓印度市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4 郑红 马海邻;热点:中国印度“经济赛跑”[N];解放日报;2004年

5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吴永年;印度“象”能否变成印度“虎”[N];解放日报;2005年

6 陆亨俊 ;印度经济的发展趋势[N];经济参考报;2002年

7 黄一琨;中国与印度:超越单调的比较[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汪璐;印度欲圆大国梦[N];经济日报;2004年

9 卢田;印度正在崛起[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特约撰稿 王建刚;印度:经济提速为执政党提气[N];人民政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涛;印度经济和发展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毛悦;大国梦想:印度经济改革与增长的深层动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杨冬云;印度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兴刚;独立后印度与中东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张伟伟;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力;冷战后时期印度的外交与战略安全[D];四川大学;2006年

7 吴瑕;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李云霞;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卢岐;印度对外贸易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任佳;印度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现峰;基于威胁制衡理论的印度军购研究(1992-2014)[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谢文清;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发展比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3 张乐乐;国际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省与印度贸易合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艺恒;9·11后美国对印度政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程开炳;印度建筑市场的开放性调查及中国企业进入策略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陈旭;印度对中国企业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骆乐;印度“东向政策”下的对缅甸外交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8 买浩原;印度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9 孔繁蕴;19世纪印度的女子教育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10 陈娟;CWP公司印度电力市场竞争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印度—东盟贸易合作潜力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0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460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