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引领了新一轮的市场经济革命,尤其是金融领域,其逐步发展的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功能将传统银行业与新兴市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个时代所独有的新鲜产物。第三方支付作为其领军代表,充分挖掘线上和线下的契合点,剖析O2O的发展经营模式,将支付逐渐转变成一种异常便利和先进的生活方式。经过了资本驱动的探索期、技术产品驱动的启动期,第三方支付开始进入到“用户需求”驱动的发展阶段。伴随设计和操作技能逐渐成熟,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已经很难单从技术的角度进行探索了。所以,如果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并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就必须充分关注用户体验,找寻用户的潜在需求,紧密结合用户的心理感受。所以,笔者通过借鉴已有的中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体验模型,并结合其发展现状,创建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用户体验的评价体系。通过后期用户采访的数据进行该评价体系的检验,将评价的结果与权威机构所出具的第三方支付的行业报告进行比对,从而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灵敏性。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平台 用户体验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6;F8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7
- 1.1 研究背景8-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3-16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5
- 1.3.3 研究步骤15-16
- 1.4 本研究特色16-17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17-31
- 2.1 第三方支付平台概述17-22
- 2.1.1 第三方支付平台定义17-18
- 2.1.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18-19
- 2.1.3 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和现状19-22
- 2.2 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概述22-28
- 2.2.1 用户体验定义22-23
- 2.2.2 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模型23-28
- 2.3 用户体验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28-31
- 2.3.1 用户体验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28-29
- 2.3.2 层次分析法29-30
- 2.3.3 模糊综合评判法30
- 2.3.4 本章小结30-31
- 3 用户体验评价体系的构建31-45
- 3.1 用户体验的评价指标和内容31-34
- 3.2 评价体系的构建34-38
- 3.2.1 用户初感受评价34-35
- 3.2.2 技术操作评价35-36
- 3.2.3 交互环境评价36-37
- 3.2.4 经济性评价37-38
- 3.3 各层级的权重确定38-45
- 3.3.1 一级准则层权重的确定和一致性检测39-41
- 3.3.2 二级准则层权重的确定和一致性检测41-44
- 3.3.3 策略层权重的确定44-45
- 3.4 本章小结45
- 4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用户体验评价45-54
- 4.1 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45-49
- 4.1.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45-46
- 4.1.2 问卷信度分析和数据统计46-49
- 4.2 模糊综合评判分析49-52
- 4.2.1 用户初感受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49-50
- 4.2.2 技术操作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50-51
- 4.2.3 交互环境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51
- 4.2.4 经济性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51-52
- 4.2.5 评判结果的三级模糊综合评判52
- 4.3 综合评判结果分析52-54
- 5 用户体验评价体系的验证分析54-56
- 5.1 权威机构的第三方支付行业报告解读54-55
- 5.2 评价结果与报告结果对比分析55-56
- 6 结论56-57
- 6.1 研究结论56
- 6.2 研究不足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64
- 致谢64-65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亚娟;杨国明;杨丽影;;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6年12期
2 高彩霞;杨国明;;第三方支付价值链及其引发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06年05期
3 林新华;梁莉;;浅析第三方支付模式[J];九江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李绪亮;;第三方支付监管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7年17期
5 金勇;宋伟;张静怡;;我国发展第三方支付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3期
6 彭媛;;我国第三方支付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科技广场;2007年06期
7 梁云;;第三方支付企业间的竞争和发展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10期
8 雷战波;段明周;;第三方支付行业面临的法律问题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32期
9 王罡;李锴乐;;我国网络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及风险分析[J];经济前沿;2007年11期
10 孟静;;第三方支付已成网络主流[J];信息方略;2008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苏丽芳;;净化网上交易环境——论第三方支付的金融监管[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2 陈志;贺亚华;;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法律问题探析[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3 王东光;;第三方支付的法律规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吴德胜;;网上交易中的私人秩序——社区、声誉与第三方中介[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3期(总第25期)[C];2007年
5 么攀;冯亮;;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风险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参考文献[A];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报告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小卫;第三方支付走到岔路口[N];财经时报;2006年
2 蔡臻欣;混沌格局下的第三方支付[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潘继红;行业应用 第三方支付进入新阶段[N];国际商报;2006年
4 雅文;面对压力与挑战第三方支付何去何从[N];金融时报;2007年
5 见习记者 张盈;央行定稿 第三方支付将发“阳光牌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戈清平;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合作共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7 记者 肖研茹;应利用上海优势形成第三方支付制高点[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刘君;第三方支付的“突围战”[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记者 朱珉迕;上海成全国最大第三方支付市场[N];解放日报;2010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孙玉;上海发文支持第三方支付企业兼并重组[N];证券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显峰;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容玲;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策略与产业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马永保;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经济法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李医群;在线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效率与风险度量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天锋;感知临界点对第三方支付使用意向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利锋;第三方支付发展及其对我国金融体系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蒙西燕;第三方支付市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崔宗麟;网上第三方支付的服务质量评估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李敏;网络第三方支付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方玫;论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健康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德志;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发展与风险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马志强;第三方支付公司与其他商业机构合作双赢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程U,
本文编号:475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47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