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6 15:12
本文关键词:中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摘要】:1992年,中国与韩国明确建立了外交关系,推动了两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当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以及投资额度最高的国家,韩国也一跃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以及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资料显示,中韩双边贸易额已由1992年的50.3亿美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2904.4亿美元,增长了近57倍。2012年5月,中韩自贸区谈判正式启动,到2015年2月25日,中韩两国已经完成了自贸协定草本的签订工作,并且对里面的内容进一步进行了实质性地确认。可以说,截至25日,中韩两国已经完成了自由贸易区的全部谈判工作。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以此为背景,研究中韩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进一步推进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以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本文运用定量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研究,并且最后采用定性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促进中韩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除去绪论与结语,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了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概念,梳理了相关基础理论;第二部分,通过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在分析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韩建交以来的进出口贸易额、商品贸易结构、贸易依存度等指标剖析了中韩贸易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选取了产品相似度指数、市场相似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竞争力等指数,研究了中韩贸易的竞争性;第四部分,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中韩贸易的互补性,并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在上述分析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当前中韩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中韩贸易逆差严重、商品结构不合理、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产业内贸易发展不平衡等,并提出了促进中韩贸易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以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韩贸易 竞争性 互补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F753.1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5-18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8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20
- 1.4.1 研究内容18-19
- 1.4.2 研究方法19-20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综述20-26
- 2.1 相关概念界定20-22
- 2.1.1 贸易竞争性20-21
- 2.1.2 贸易互补性21-22
- 2.2 相关理论综述22-26
- 2.2.1 绝对优势理论22-23
- 2.2.2 相对优势理论23
- 2.2.3 要素禀赋理论23-24
- 2.2.4 竞争优势理论24-25
- 2.2.5 产业内贸易理论25-26
- 3 中韩贸易的发展概况26-33
- 3.1 中韩贸易发展历程26-27
- 3.1.1 起步时期26
- 3.1.2 平稳发展时期26
- 3.1.3 快速发展时期26-27
- 3.1.4 成熟发展时期27
- 3.2 中韩贸易发展现状27-33
- 3.2.1 中韩贸易总额27-28
- 3.2.2 中韩贸易结构28-30
- 3.2.3 中韩贸易依存度30-33
- 4 中韩贸易的竞争性研究33-44
- 4.1 出口相似度分析33-36
- 4.1.1 产品相似度分析33-34
- 4.1.2 市场相似度分析34-36
- 4.2 显性比较优势分析36-39
- 4.3 贸易竞争力分析39-44
- 5 中韩贸易的互补性研究44-55
- 5.1 中韩贸易的整体互补性分析44-47
- 5.2 中韩产业间贸易互补性分析47-48
- 5.3 中韩产业内贸易互补性分析48-55
- 5.3.1 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50
- 5.3.2 建立模型与数据来源50-51
- 5.3.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51-53
- 5.3.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53-55
- 6 中韩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5-59
- 6.1 中韩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5-57
- 6.1.1 中韩贸易逆差严重55
- 6.1.2 中韩商品结构不合理55-56
- 6.1.3 贸易竞争日趋激烈56
- 6.1.4 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不平衡56-57
- 6.2 促进中韩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57-59
- 6.2.1 加大鼓励出口力度57
- 6.2.2 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57-58
- 6.2.3 推动中韩在投资领域向高层次迈进58
- 6.2.4 合理利用中韩自贸区平台58-59
-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花;;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及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J];价格月刊;2016年02期
2 李慧;祁春节;;中国与TPP12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年01期
3 张杨;蒋赫辉;;中韩机电产品产品内贸易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4 伍琳;李丽琴;;“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建投资东盟的产业选择——基于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期
5 杨立卓;刘雪娇;余稳策;;“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11期
6 李伊;;广西与越南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当代经济;2015年14期
7 侯小坤;;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5年07期
8 韩永辉;罗晓斐;邹建华;;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9 田燕梅;;中国与瑞士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价格月刊;2015年01期
10 任泽洙;赵阳阳;;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J];商业研究;2014年12期
,本文编号:549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54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