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06:18

  本文关键词: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国际比较 关联融合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二战后政治经济形势的逐渐稳定,国家之间分工协作日益紧密,全球产业价值链逐步延伸,全球经济的服务化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以知识密集型、高素质、高新技术及高产业附加值为主要特性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为此,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结构亟需转型的大环境,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找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做出一定介绍,而后基于当前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提出本文的分类标准,再通过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指出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美、日、德三个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制度因素及其与制造业关联状况,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参考和借鉴的因素,结合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结构转型升级的紧迫情况,提出政府应扮演的重要角色。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入手,指出我国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体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及其与制造业发展不同步。结合以上问题,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从制度层面和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层面提出相关对策意见,以促进中国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国际比较 关联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3
  • 1.2.1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综述11-13
  • 1.2.2 研究评述13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3-14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3.3 技术路线14
  • 1.4 创新点14-16
  •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发展的内在机理16-19
  • 2.1 生产性服务业16-17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16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16-17
  • 2.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理论基础17-19
  • 2.2.1 分工与交易费用理论17-18
  • 2.2.2 产业价值链理论18-19
  • 第3章 典型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及启示19-40
  • 3.1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19-28
  • 3.1.1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现状19-22
  • 3.1.2 影响美国生产性发展的制度因素22-24
  • 3.1.3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分析24-26
  • 3.1.4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26-28
  • 3.2 日本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28-32
  • 3.2.1 日本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现状28-29
  • 3.2.2 影响日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因素29-30
  • 3.2.3 日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分析30-31
  • 3.2.4 日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31-32
  • 3.3 德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32-40
  • 3.3.1 德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现状32-35
  • 3.3.2 影响德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因素35-36
  • 3.3.3 德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分析36-38
  • 3.3.4 德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38-40
  • 第4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40-50
  • 4.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40-47
  • 4.1.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GDP和就业的贡献40-44
  • 4.1.2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分析44-47
  • 4.2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7-50
  • 4.2.1 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总体不高47-48
  • 4.2.2 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不合理48-49
  • 4.2.3 生产性服务业比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49-50
  • 第5章 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50-54
  • 5.1 对我国制度层面的建议50-51
  • 5.1.1 转变错误观念,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地位50
  • 5.1.2 改革垄断性服务行政体制,激活社会资本50
  • 5.1.3 加大财政力度,实施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财税体制50-51
  • 5.1.4 加强创新,构建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51
  • 5.2 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51-54
  • 5.2.1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51-52
  • 5.2.2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52-53
  • 5.2.3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内部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53-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


本文编号:556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556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