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中的歧视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18:07
本文关键词:网络借贷中的歧视现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借贷 歧视现象 借款人 借贷利率 信用风险
【摘要】:我国首个P2P网络借贷平台成立于2007年,网络借贷市场发展时间不长,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因此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上的信息披露体系不够完善,出借人不能完全掌握借款人的详细信息,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出借人个人偏好等原因,现阶段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歧视现象。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上存在的歧视现象是指借款人受到了不合理的差别对待,主要表现在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和借贷利率两个方面。本文以某大型P2P网络借贷平台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发生的借贷交易记录为样本,来研究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歧视现象,即: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借款人是否受到了差别对待?借款人受到的差别对待是否合理?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是否存在歧视现象?如何缓解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的歧视现象?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的有关P2P网络借贷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借款成功率和违约率两个方面来研究P2P网络借贷,对网络借贷市场的歧视现象的研究很少,只有少数国外学者对国外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歧视现象进行了少量的研究,而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存在的歧视现象的研究还是空白。其次,本文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歧视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初步现状观察。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歧视现象的现状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借款成功率还是借贷利率,女性、学生和年龄偏大者都受到了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即女性、学生和年龄偏大者的逾期率相对较低,但其借款成功率较低,借贷利率较高。然后,本文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歧视现象进行了计量分析。一方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借贷利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1、全部样本的实证分析;2、根据职业特征的实证分析;3、根据年龄特征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P2P网络借贷市场上借款时,女性、学生和年龄偏大者的借贷利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我们运用排序选择模型来研究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女性、学生和年龄偏大者的信用风险较低。因此,在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上存在着显著地歧视现象,具体地,女性、学生和年龄偏大者受到了歧视。最后,针对已有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缓解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的歧视现象,P2P网络借贷平台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良好的个人征信系统、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宣传力度。
【关键词】:网络借贷 歧视现象 借款人 借贷利率 信用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6;F83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3 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17-18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文章结构18
- 1.3.3 研究方法18
- 1.4 研究创新点18-20
- 第2章 网络借贷中歧视现象的理论分析20-23
- 2.1 传统文化20-21
- 2.2 信息不对称21-22
- 2.3 出借人个人偏好22-23
- 第3章 网络借贷市场中歧视现象的初步观察23-28
- 3.1 不同特征借款人的借贷利率和逾期率的比较23-26
- 3.1.1 不同性别借款人之间的比较23-24
- 3.1.2 不同职业借款人之间的比较24-25
- 3.1.3 不同年龄借款人之间的比较25-26
- 3.2 不同特征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和逾期率的比较26-28
- 3.2.1 不同性别借款人之间的比较26-27
- 3.2.2 不同职业借款人之间的比较27
- 3.2.3 不同年龄借款人之间的比较27-28
- 第4章 网络借贷市场中歧视现象存在性的计量检验28-41
- 4.1 借款人特征与借贷利率关系的计量检验28-35
- 4.1.1 实证研究设计28-29
- 4.1.2 检验结果分析29-35
- 4.2 借款人特征与信用风险关系的计量检验35-38
- 4.2.1 实证研究设计35-37
- 4.2.2 检验结果分析37-38
- 4.3 歧视现象的存在性与影响探讨38-41
- 4.3.1 歧视现象的存在性38-39
- 4.3.2 歧视现象的影响39-41
- 第5章 政策建议41-44
- 5.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41-42
- 5.2 建立良好的个人征信系统42
- 5.3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42-43
- 5.4 加强宣传力度43-44
- 结论与展望44-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0
本文编号:662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66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