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微观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微观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贸易增加值 出口国内增加值 企业异质性 全球价值链
【摘要】: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向产品内分工的转变,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价值链。传统的以总额为基础的核算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需要,因此与价值链相关的增加值核算体系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其中,基于企业异质性角度的微观研究克服了宏观数据不连续的缺陷,并能解释增加值贸易的企业层面驱动因素,成为该领域的前沿。本文基于Upward(2013)的测度方法,考虑贸易代理商问题进行修正,利用中国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的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进行重新测度,并基于测度结果,从贸易方式、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以及产业技术水平四个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结论如下:(1)整体而言,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45.49%上升至2006年的58.45%;(2)大型、国有及高技术行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普遍偏低但其增幅高;(3)整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强度以及企业年龄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出口强度的影响程度较高,而劳动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有显著的负效应,但是影响系数很小;(4)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强度对加工贸易企业、大型企业、外资企业以及高技术行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最后从适度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优化要素禀赋结构加大技术以及人力资本等新型要素投入以及提升企业出口强度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增加值 出口国内增加值 企业异质性 全球价值链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2
- 1.1 选题意义8
- 1.2 研究意义8-9
- 1.2.1 理论意义8-9
- 1.2.2 现实意义9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9-11
- 1.3.1 研究内容9-11
- 1.3.2 研究方法11
- 1.4 本文的创新11-12
- 2 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12-30
- 2.1 相关理论回顾12-19
- 2.1.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12-14
- 2.1.2 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14-16
- 2.1.3 新新贸易理论16-19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19-30
- 2.2.1 全球价值链19-22
- 2.2.2 全球价值链下贸易增加值的研究22-27
- 2.2.3 企业异质性与出口27-28
- 2.2.4 简要评述28-30
- 3 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微观测度方法及数据说明30-38
- 3.1 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微观测度方法30-32
- 3.2 数据来源及分析标准32-38
- 3.2.1 数据来源32-34
- 3.2.2 数据统计分析及处理34-35
- 3.2.3 分类标准35-38
- 4 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微观测度结果及分析38-50
- 4.1 总体变动趋势分析38-42
- 4.1.1 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38
- 4.1.2 所有行业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且高技术行业DVAR偏低38-41
- 4.1.3 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高于加工贸易企业41-42
- 4.2 出口企业的异质性42-47
- 4.2.1 大型、外资及高技术行业企业的DVAR低于其他企业42-46
- 4.2.2 加工贸易及高技术行业的外资企业DVAR低于其他企业46-47
- 4.3 小结47-50
- 5 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50-58
- 5.1 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50-52
- 5.1.1 模型设定50
- 5.1.2 数据来源50-52
- 5.2 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52-56
- 5.2.1 总体以及贸易方式层面的实证研究52-53
- 5.2.2 不同技术含量产业层面实证研究53-54
- 5.2.3 企业性质层面实证研究54-55
- 5.2.4 企业规模层面实证研究55-56
- 5.3 小结56-58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58-60
- 6.1 基本结论58-59
- 6.2 政策建议59-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64-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继榜;出口退税政策亟待完善[J];安徽税务;2000年09期
2 乌日娜;伊盟出口产品退税突破亿元[J];草原税务;2000年06期
3 王翰铭;我国出口产品中的安全卫生环保问题[J];上海标准化;2000年03期
4 ;出口产品 诚寻加工[J];技术与市场;2001年04期
5 ;统计发布[J];家用电器科技;2001年05期
6 ;高新技术拉动出口 2001年出口额创历史新高[J];新材料产业;2002年02期
7 ;企业应抓紧注册出口商标[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01期
8 方汝宁;华烽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J];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05期
9 丁兴华;山推公司产品再次出口非洲[J];建筑机械化;2003年04期
10 杨中侠;出口退税率下调对企业出口影响综述[J];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书兰;;出口退税新机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A];2004年对外经济财会论文选论文集[C];2004年
2 刘京平;;创汇型出口与盈利型出口[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3 赵玉珍;;应对金融危机,青岛市出口企业发展策略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4 徐金珍;;我省外贸出口形势分析及对策[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5 张跃莘;阎志军;;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及改革建议[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施炳展;;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7 孙灵燕;李荣林;;融资约束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参与吗?[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8 叶蓁;;政策扭曲与过度竞争:关于中国出口扩张的决定因素及其绩效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宋程丽;;论内外贸对接对广东出口企业的有利影响[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10 蔡苏文;于芳;;金融危机对青岛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探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涧君;外贸出口一路上扬 出口退税功不可没[N];中国税务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政;出口退税 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杠杆[N];中国税务报;2001年
3 徐奎松;出口退税政策应该取消[N];中国商报;2003年
4 记者 吴迪;“三降三升”:河北纺织品出口呈现新特征[N];中国纺织报;2006年
5 通讯员 张双琦邋记者 吴新光;我省农产品出口首季增长21.6%[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6 洪道兴;1至2月我市外贸自营出口增幅列全省第二[N];丽水日报;2007年
7 谭凤京 通讯员 郭凌云 戴志强;广西汽车产品出口 私企5年猛增35倍[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崔佳嵋邋记者 张宏;我市出口产品电子监管系统启用[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正喜 通讯员 楼晨 寇颖琳;上月出口退税逾2亿[N];徐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正喜 通讯员 李勇;我市纺织服装出口首破1亿美元[N];徐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华;产业出口复杂度演进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刘廷涛;论出口卡特尔的竞争法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卢姗;中国出口产品品质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4 邱启东;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及经济增长影响之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6 冯远;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刘振兴;异质性企业视角下的出口动态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沈丹阳;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屠庆忠;对我国出口退税实践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龚向明;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出口增长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晓蓉;试论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体系的完善[D];东北大学;2006年
2 阮氏秋草;越南鞋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常晶;中国出口专业化与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姜甫京;中国出口对韩国制造业企业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5 邓俊遒;绿色贸易壁垒对云南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顾婷;中国鱼类产品出口波动及出口潜力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董勤伟;我国出口企业工资溢价现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8 刘曼琳;企业序贯出口的动态战略及其二元边际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9 曹茂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溢出效应的再审视[D];山东大学;2015年
10 林蔚;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25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72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