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信息技术协定》研究
本文关键词:WTO《信息技术协定》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协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是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在新加坡召开的部长会议通过的《关于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部长宣言》中达成的一个诸边协定。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成为该协定的一员。自此,我国的IT产业便面临着“走出去”战略的机遇与严重的挑战。2015年12月,世贸组织第十届部长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达成了《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协议,对《信息技术协定》做了产品范围等的修改。由于这一新的修订,使我国在国际法转为国内法的运用中还缺乏相应的机制应对与战略更新,因此有必要从《信息技术协定》的发展历程、各国实施该协定的问题与该协定运作中出现的问题等视角进行研究,以此促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战略性升级和转型。本文首先通过考察美国,日本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协定》制定该国具体的国内法,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信息技术产业状况进行分析,两国在信息技术产业上的发展路径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同时,回顾《信息技术协定》诞生历程,发展状况,内容评析,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争议解决,附件条文解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分析。其次从《信息技术协定》最新发展——《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协议的提出缘由,扩围谈判的成果等方面揭示扩围谈判达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整个《信息技术协定》的发展史与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在信息技术产品贸易中采取的对外策略和国内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针息息相关。最后,在我国应对《信息技术协定》扩围的法律问题进行国际的借鉴与国内的相应政策的调整上,提出应对该扩围的基本原则与法律立场,有针对性的修改我国相关的国内立法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便我国提高我国信息技术产品的智能化与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信息技术协定》的演变史,也是一部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史,更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奋斗史。本文尝试着从《信息技术协定》着手,从国际法角度提出我国应对扩围谈判达成的问题的立场,以便我国在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中,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国内信息技术产业。
【关键词】:WTO 信息技术协定 扩围成果 法律调整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4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2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目的8
- 1.1.3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9-10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9-10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10
-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0-12
- 1.3.1 研究方法10
- 1.3.2 创新之处10-12
- 2 《信息技术协定》概述12-17
- 2.1 《信息技术协定》背景12-13
- 2.2 《信息技术协定》缔约程序13-14
- 2.3 《信息技术协定》主要内容14-15
- 2.4 《信息技术协定》对我国的影响15-17
- 3 《信息技术协定》实施与问题17-26
- 3.1 《信息技术协定》实施17-21
- 3.1.1 《信息技术协定》在美国实施情况18-19
- 3.1.2 《信息技术协定》在日本实施情况19-21
- 3.2 《信息技术协定》实施存在的问题21-26
- 3.2.1 附件条文解释问题21-22
- 3.2.2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2-23
- 3.2.3 争议解决问题23-26
- 4 《信息技术协定》最新发展26-31
- 4.1 《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起源26-27
- 4.2 《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历程27-28
- 4.3 《信息技术协定》扩围成果28-29
- 4.4 《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影响29-31
- 5 《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后的我国应对31-36
- 5.1 应对《信息技术协定》扩围的立场31-32
- 5.2 应对《信息技术协定》扩围产权保护32-33
- 5.3 我国国内相关法律的应对33-36
- 6 结论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泽光;;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唯一正确选择[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6期
2 曹广伟;何章银;杜清华;;经济危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年04期
3 顾学明;崔卫杰;;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建议[J];国际贸易;2012年09期
4 王金亮;王成刚;;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对其贸易壁垒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12年02期
5 沈四宝;;美国、日本和欧盟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比较研究——兼论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07年02期
6 刘昌黎;;日本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作用和意义[J];日本学刊;2006年05期
7 王小青,李保海,白雪慧;WTO的有关概念与科技信息人才的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3期
8 叶明 ,蔡正平;国外高技术发 展政策的新趋向[J];华东科技;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暴福锁;;我国应积极慎重应对ITA扩围[N];中国电子报;2014年
2 王心见;;全球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增长迅猛[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冷昕;“金砖五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沈鑫;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蒋芳;中美高新技术产品内分工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2 徐雪芳;科技发展与WTO减让承诺的解释与修订[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 吴倩倩;日本信息产业发展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方君兰;知识产权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林丽拉;发展中国家参与并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10年
6 李钊;中小企业专利战略研究与模型构建[D];江苏大学;2010年
7 马小明;后WTO我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洪峰;论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国际人权保护[D];郑州大学;2007年
9 崔衍超;专利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976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97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