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大而不能倒:银行规模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发布时间:2017-11-09 17:32

  本文关键词:大而不能倒:银行规模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更多相关文章: 系统性风险 条件风险价值 风险溢出 风险传染


【摘要】:一般认为,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是指整个银行系统受个体银行经营失败的影响而面临冲击或崩溃的可能性。个体风险的负外部性是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根源所在,且主要反映在机构过度关联所导致的风险溢出与风险传染。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真正引发了人们对于系统性风险的高度重视,而规模因素恰恰是评估某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地位的关键指标。本文从风险溢出与传染视角出发,探究系统性风险的内在形成机制,并首次以实证形式回答了规模因素在其中的影响路径,以及如何制定相应的监管对策来防范“大而不能倒”所导致的风险隐患。文章首先基于动态CoVaR模型,量化了国内14家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地位以及2007-2014期间对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动态变化。随后,通过公告整理构建季度面板数据,并采用引入交叉项等手段对风险形成机制展开研究,本文认为银行授信挤兑、企业信贷收紧、投资性资产抛售等都是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潜在传染渠道,而规模因素虽不会直接触发风险,却会显著提高风险渠道的传染能力(上市银行间1倍的规模差距会使各类传染渠道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系数平均提高2%至2.5%)。该结果从风险形成机制的角度,实证解释了为何系统重要性地位较高的银行往往规模体量也相对较大;同时也说明,在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范式之外,监管当局有必要针对大型商业银行制订额外的监管对策。关于监管对策的设置问题,文章在进一步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银行规模、经营杠杆、流动性状况、非利息收入占比四类经营指标同时对系统性风险贡献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监管当局虽然无法直接限制银行的经营规模,但可以通过降低经营杠杆和提高流动性比率等手段,间接抵消因机构规模过大所导致的过高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率。结合到国内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实践中,本文认为,在目前“一刀切”式的1%附加资本要求的基础上,监管力度或许仍有加码的必要,且在后续的政策设置中,增加监管梯度并增设额外流动性约束可以有效优化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效果。此外,随着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因表外业务过度关联所导致的风险溢出也需要引起监管当局的充分重视。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渡扬;开发指示银行体系危机早期预警指标[J];世界经济文汇;2000年02期

2 钱凡;把房屋存入银行[J];市场观察;2001年07期

3 阙方平;夏洪涛;;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4 袁元;;银行投资企业债期待几许?[J];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5 邱兆祥;范香梅;;中小银行地域多元化问题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年06期

6 肖春辉;;村镇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家天地;2010年07期

7 沈克彪;;村镇银行引入民间资本的股权结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年04期

8 游丽;;论通胀下银行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J];企业导报;2011年20期

9 张平;;高高在上的银行条款[J];理财;2012年10期

10 潘德洪;阿拉伯银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J];世界经济研究;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且看帝国主义是怎样利用其“银行”来侵略中国的[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2 巴基洛夫·拉希德;马赫穆特·拉希德;丁一成;;伊斯兰银行的功能和特点[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李研妮;冉茂盛;;合作策略下银行抗流动性风险能力增强的理论验证——基于商业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中流动性管理的模型分析[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巴基洛夫·拉希德;马赫穆特·拉希德;丁一成;;伊斯兰银行的功能和特点[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雪松 杨光;银行上市,,以制度提振效率?[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龚光敏;投资理财市场银行大有可为[N];深圳商报;2004年

3 德海;德意志银行投资珠海住宅项目[N];广东建设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黄蕾邋卢晓平;银行投资险企获原则通过[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吴玮华;银行卡联通“卡壳”[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歆;16家银行投资回报比拼 民生银行半程领先[N];证券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黄晓英;富滇银行组建4家村镇银行[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8 知名财经专栏作者 汤闯新;中国的国有银行优异业绩究竟从何而来[N];上海证券报;2012年

9 ;银行投资“绿色”收成如何[N];经济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李波;从探戈到华尔兹 银行股将继续起舞[N];中国证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忠伟;转轨特征下中国国有银行投资价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华坚;多视角的银行关闭策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郑一萍;金融资源约束下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董满章;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刘长霞;经济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反行政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杜育华;基于银行、一般债权人行为能力的最优债务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红;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刘晓星;基于VaR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张旭东;中小企业融资中机构合作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10 吴惠杰;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与银行利差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子娇;民生银行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王艺蓓;兴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曹乐;基于世界银行的政策性银行环境保护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刘鹏;湖南省郴州市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5 田金艳;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6 袁佳莉;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及对策[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7 赵星宇;陕西省银行农贷研究(1934-1940)[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姜玉萍;高管社会联结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龚劲放;村镇银行连片设立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丽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62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162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6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