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实体经济低波动与金融去杠杆——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中期报告

发布时间:2018-01-01 17:44

  本文关键词:实体经济低波动与金融去杠杆——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中期报告 出处:《经济学动态》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波动 金融去杠杆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增长和通胀的低波动;二是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成长出体量相近的影子银行体系。这和美国1982-2007年的大稳定时期颇为相似。大稳定使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忽视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为后来的大衰退埋下伏笔。我国影子银行发展非常迅猛,导致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资金脱实向虚和全社会杠杆率攀升等问题,增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2016年下半年开启的金融去杠杆,其实质是对影子银行的规范和监管。目前来看,我国的金融去杠杆取得了初步成效,实体经济也维持了稳中向好的趋势。未来,在珍视和保持实体经济低波动态势的同时,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新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框架,积极预防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Abstract]:Sinc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roke out, China's economy has two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low fluctuation of growth and inflation; Second,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has grown out of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system. This is quite similar to the period of great st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2-2007, which made American policy makers ignore financial risks. And financial regul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hadow banking in China is very rapid, which leads to the sharp fluctuation of asset prices, the derealisation of funds and the rising leverage ratio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so on. The financial deleveraging launch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6 is essentially the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shadow banking. China's financial deleveraging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and the real economy has maintained a steady and moderate trend. In the future, while cherishing and maintaining the trend of low volatility of the real economy. We need to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new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regulatory framework, actively prevent financial risks, and promote the financial sector to better serve the real econom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组负责人张平
【分类号】:F124;F832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7年上半年,我国实体经济稳中向好,金融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全球经济也出现了复苏迹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增长6.9%,超出市场预期。在增速回升的同时,实体经济增长有四个特点:(1)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有力地带动了经济增长。从工业增加值看,上半年高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去杠杆不容易》[J];新民周刊;2013年31期

2 托马斯·赫尼;胡雪;倪凯;;杠杆——一把经济的双刃剑[J];银行家;2010年07期

3 王志浩;;中国总杠杆水平再度升高[J];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12期

4 汪先珍;;杠杆模式:信用利差的幕后推手[J];债券;2012年06期

5 黄志龙;;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杠杆率的差异及政策建议[J];国际金融;2013年01期

6 徐以升;;必须去杠杆[J];浙江经济;2014年02期

7 张海港,张炳才;营销杠杆的定义、计算和应用[J];经济师;2004年03期

8 吴晓求;左志方;尹志峰;;金融高杠杆何去何从?[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年02期

9 牛慕鸿;纪敏;;中国的杠杆率及其风险[J];中国金融;2013年14期

10 彭文生;;全球去杠杆长路漫漫[J];经济导刊;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天琦;;改进杠杆率监管:次贷危机给监管当局提出的重要任务[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2 孙天琦;;改进杠杆率监管:次贷危机给监管当局提出的重要任务[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志斌;盈利增速下滑警示:“去杠杆”正当时[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江沂;降杠杆有利中高等级债[N];中国证券报;2013年

3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小平;中国经济“去杠杆”猜想:政府减杠杆,,居民加杠杆?[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4 徐诺金 姚余栋;经济加杠杆关键是用好用活金融[N];中国证券报;2013年

5 新金融记者 冯锦浩;“降杠杆”震动金融期货[N];新金融观察;2013年

6 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 宁留甫;优先理顺存量 然后增加杠杆[N];证券时报;2009年

7 李猛;杠杆率监管将改变银行经营行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8 许江山;杠杆周期[N];期货日报;2011年

9 记者 周轩千;杠杆率监管约束银行表外扩张[N];上海金融报;2011年

10 木鱼;分级基金追求高杠杆勿忘风险[N];证券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莉莉;基于银行脆弱性的金融加速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思远;我国推出杠杆ETF的最优方案设计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2 赵东启;稳增长意愿、产权性质与企业杠杆率[D];南京大学;2016年

3 郭晋花;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去杠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4 谢丰骏;分级基金杠杆率变动与上下折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5 王骁;我国分级基金的套利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6 陈简豪;银行杠杆顺周期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7 王宏伟;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8 周康乐;分级基金运行机制和套利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9 朱维芝;我国制造业杠杆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10 李小妹;分级基金的杠杆分析及分类定价的实证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65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365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6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