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权类资产证券化风险及防范研究
本文选题:收益权 切入点:资产证券化 出处:《金融发展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因其具有盘活存量资产、转移风险等功能在金融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但首例收益权类证券化产品的违约却暴露了其中的风险。收益权类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依赖于某一经营实体或实物资产的运营状况,这一本质特征使该类产品受原始权益人和外部经济风险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大成西专项计划违约的案例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收益权类证券化产品主要受道德风险、资金混同、运营成本和外部经济等风险变量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Abstract]:China asset securitization due to revitalize the stock of assets, risk transfer and other functions to get a space for one person in the financial markets, but the first proceeds to default securitization products have exposed the risks. Proceeds to the future cash flow of the asset depends on a business entity or physical assets, operating conditions, impact of the na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kind of product from the original rights and external economic risks greatly. Through case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plan into the breach after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come right securitization products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moral risk, funds confused, operating costs and external economic risk variabl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占元;控制贷款资产风险的七点建议[J];经济师;1994年09期
2 赵富,祝建静;略论银行实行资产风险管理的途径及对策[J];经济师;1996年11期
3 石谦;论现阶段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J];思想战线;2000年02期
4 刘天才,何玲云,潘天芹,刘持平,曾巧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防范[J];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戴永翔;国有银行:从法律角度关注资产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11期
6 朱昌学;;新形势下银行存量信贷资产保全策略研究[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0年07期
7 周为民;;对做好资产保全工作的几点认识[J];国际金融;2001年04期
8 纪家琪;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看地方不良金融资产的管理[J];南方金融;2001年12期
9 史焕平;关于我国目前推行资产证券化难点问题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1年08期
10 刘建钢;关于偿债资产处置的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艾共成;;依法扩大资产风险防范空间[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晓东;金融不良资产与资产证券化[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2 纪敏;资产证券化从四方面促进金融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清溪;银行期待发力资产证券化[N];证券时报;2006年
4 宋一欣;资产证券化好马还需配好鞍[N];证券时报;2006年
5 向冬梅;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N];经理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曹蓓;资产风险加大 中小银行“组团”防冲击[N];证券日报;2012年
7 见习记者 李阳;资产证券化“西游”取真经[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8 张耀昆;资产证券化:让人很纠结[N];金融时报;2013年
9 全国政协委员 招商银行行长 马蔚华;推进资产证券化常态发展 发挥其积极作用[N];人民政协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刘振盛;资产证券化蹒跚疾行 理想与现实距离亟待制度再突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那铭洋;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黄育华;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利;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李曜;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D];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
5 王安乐;国有企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梁志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王志强;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理论与经验证据[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曹俊勇;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李晗虹;连续时间框架下资产混合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吴佳;中国投资者金融资产国际化投资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涛;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冯春芸;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张雨萌;常见资产配置方法在我国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4 王树阳;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实践中的思考[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鲍兵;风险平价配置和其他资产配置方法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孙克;建立一家聚焦于多元资产配置的资产管理公司[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彭强;湖南省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顾之峰;城市交通资产证券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9 孙旭;我国资产证券化对发起者的影响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10 王尹;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43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64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