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镇银行网点分布的格局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乡镇 切入点:银行网点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持续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以激活农村发展的活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对农村经济起到融通资金、推进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农村金融体制和金融机构改革成为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金融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具体体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经历了新设、遍地开花再到改革精简的反复过程。但是仍未能改变农村金融市场薄弱、金融资源匮乏,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薄弱的现状。乡镇银行网点作为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的主要渠道,其分布和发展情况反映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和金融惠农支农的力度。本文以山东省乡镇银行网点分布格局机制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空间分析等相关知识。一方面,借助GIS可视化平台,对乡镇银行网点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归纳其分布特征,并利用基尼系数测度其分布的均衡性,同时借助ArcGIS10.2进行相关空间分析。另一方面,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建立实证模型,探究影响乡镇间银行网点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山东省银行网点poi数据,其涵盖了银行网点分布、人口状况、道路状况、工商企业分布等属性,同时乡镇财政数据来源于山东省各乡镇财政直报数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乡镇财政、乡镇拥有工商企业数、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地形起伏度等因素对乡镇银行网点的分布呈正相关影响;人口密度对乡镇银行网点分布呈负相关影响;距离最近县城最短时间对乡镇银行网点分布没有影响,主要原因可能是农村金融市场不够成熟,竞争因素对乡镇银行网点布局的影响较小,同时基层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还停留在基础的存贷需求上,差别化的产品和优质服务,对基层群众影响较小。最后,对山东省乡镇银行网点分布格局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Abstract]:Since 2004, the No. 1 docu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has continu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to continuously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system in order to activate the vitality of rural development. Promot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economic system, fin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inancing rural economy and promoting development.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system. For a long tim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finance i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has undergone many changes. It is embodied in the repeated process of setting up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looming everywhere and streamlining reform. However, they have still failed to change the weak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lack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status quo of weak support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nship bank outlets are the main channels for financial services to rural economies. Its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reflect the local economic situation and the strength of financial benefits to agriculture. This paper take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mechanism of rural banks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help of GIS visualization platform, the distribution of township bank network i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i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summarized. Gini coefficient is used to measure the equilibrium of its distribution, and ArcGIS10.2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re combined to establish an empirical mode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bank outlets between villages and towns. The data in this paper come from the poi data of bank outlets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2012, which cover the distribution of bank outlets, population status, road status,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financial data of villages and towns come from the direct reporting data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the number of township finance, the number of township owned businesse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the density of road network, Topographic fluctuation and other factors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ownship bank network; population density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ownship bank network; the shortest time from the nearest county has no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ownship bank network. The main reasons may be that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is not mature enough, that the competitive factors have less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ownship banks' outlet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demand for financial services by the grassroots people is still on the basis of the demand for deposits and loans,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and high-quality services. Finall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ownship banks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prospect of further research is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服务农业农村 发展乡镇经济──祝贺《乡镇经济》创刊15周年[J];乡镇经济;2000年05期
2 成迎初;对乡镇经济工作的哲学思考[J];群众;2000年02期
3 吴辉;乡镇经济新一轮发展靠什么[J];群众;2000年11期
4 ;与新世纪同行──2001年《乡镇经济》恢复为月刊[J];乡镇经济;2001年01期
5 佘昌兵;再创乡镇经济的新天地[J];中国乡镇企业;2001年07期
6 王建群;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快乡镇经济与税收发展[J];税收征纳;2001年03期
7 商碧辉,吴永志;乡镇政府过度负债的成因、危害及对策[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8 李传来;浙江发展乡镇经济的高明之处[J];乡镇论坛;2003年05期
9 叶青;;把乡镇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J];财政与发展;2004年04期
10 杨冠军;刘灵芝;;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绍海;;进一步转变职能,建设高效能乡镇政府[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闫朦;;社会转型期乡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陕西省乡镇工作简析[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昆山市审计局课题组;;对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索[A];江苏省经济责任审计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乡镇企业法情况的汇报[A];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执法检查报告汇编[C];2000年
5 祁耀先;高韵声;;谈社会扶贫问题[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6 丁志伟;张改素;王发曾;;郑州都市区县域乡镇经济空间格局分析[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林显清;龚和艳;;我省乡镇劳动关系协调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方向[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8 张艳;周晓;韩美菊;;论乡镇服务型政府的建构路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9 ;苏州市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作业规范(指南)[A];江苏省经济责任审计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10 李昌来;;免征农业税后乡镇机制创新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乡镇经济举足轻重[N];郑州日报;2007年
2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财政局长 潘宏江;对加快乡镇财源建设发展步伐的对策建议[N];今日信息报;2008年
3 信海燕;千方百计加快民族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N];大连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慧敏;努力实现乡镇经济跨越发展[N];安阳日报;2011年
5 熊斌 周齐龙;大力发展乡镇经济 激发全民创业热情[N];抚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吴瑜琦;乡镇经济呼唤集群发展[N];安徽经济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吴根权;安徽乡镇经济亟待突围[N];安徽经济报;2014年
8 记者 薛惠娟;强化乡镇经济服务职能[N];河北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李兆清;乡镇撤并11省提速 驻地定位不“一刀切”[N];财经时报;2004年
10 高港区财政局局长 朱建和;大力扶持乡镇经济促进农民减负增收[N];江苏经济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宝洪;基于乡镇财政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岚;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成诗韵;社会治理视域中密切乡镇干群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3 杨泽楠;乡镇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4 李侃;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
5 张梦珂;强镇扩权背景下乡镇政府治理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龙镇湘;乡镇政府执法权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锻;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职能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8 邱秋虹;永春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优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9 毛林;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10 吕英杰;朝阳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43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64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