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重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再创新——基于“台州模式”的实践及思考
本文选题:小微企业 切入点:信保基金 出处:《浙江金融》2016年12期
【摘要】: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小微企业自身特点决定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前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枷锁。本文基于台州市小微企业融资及改革创新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模式的融合及信用保证基金担保模式重构视角,分析了"台州模式"在缓解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特色与成效,并进一步从如何确保金融服务信用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与平台运行的可持续性及其风险防范,以及信用保证基金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防范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研究认为这需要政府与金融机构做好协调与合作,共同推进"台州模式"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上作出更积极的贡献,同时为其他地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借鉴。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determine the difficulty of financing. The problem of expensive financing has become a yoke restrict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inancing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of Taizhou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redit information sharing model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guarantee mode of credit guarantee fun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of Taizhou Model in alleviating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s well as in solving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expensiv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And how to ensure the timeliness of obtaining credit informat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platform operation and how to prevent risks,Further consideration is put forward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credit guarantee fund growth and the prevention of moral hazard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this requires good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jointly promote the "Taizhou model"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o make a more positive contributio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for other places to solv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Financing the problem of expens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作者单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效应问题研究”(批号:13NDJC30YBM) 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重点课题(批号:2014Z12)资助
【分类号】: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天军;修国义;;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借鉴[J];科技与管理;2006年04期
2 晋自力;;日本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启示[J];江苏商论;2007年01期
3 胡晓东;;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价值工程;2007年04期
4 杨运杰;;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J];理论视野;2007年06期
5 卡哈日曼·艾买提;;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以新疆小企业融资模式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9期
6 范亚秋;;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22期
7 王赛芝;;关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探讨[J];商业时代;2010年36期
8 杨斌红;;浅谈企业融资模式[J];煤;2011年03期
9 李f ;;企业融资模式的理性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10 林传;;浅析我国企业融资模式[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晓辉;;金融危机背景下创新我省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若干思考[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王福强;;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3 王莉;马香媛;;技术-经济范式转型与企业融资模式演化[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镇江市委书记 许津荣 本报记者 谢兴 谢文哲 整理;积极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N];经济日报;2009年
2 北京银行行长 严晓燕 本报记者 李壮 整理;严晓燕: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N];华夏时报;2009年
3 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 汪满健;香港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借鉴[N];中国经营报;2013年
4 中秋 淑魁;高平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不断创新[N];太行日报;2014年
5 记者 谢国英;邯郸工行创新企业融资模式[N];邯郸日报;2011年
6 执笔 王信川;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N];经济日报;2011年
7 刘云(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 樊霞(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研究[N];经济视点报;2006年
8 ;中外企业融资模式的异同[N];经济参考报;2001年
9 陈志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四位一体[N];深圳商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沈峥嵘;危中抢机实现发展新跨越[N];新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永;基于开发性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信用评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宇立;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刘海雄;面向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纪赛丽;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赵凤鸣;创业阶段企业融资模式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5 王韶慎;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6 王艳艳;大数据时代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曹雪垠;PAS集团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范超群;芜湖市电子商务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9 张健;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高康康;我国互联网企业融资模式问题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6年
,本文编号:1725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72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