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总储蓄率高企及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分解与探究
本文选题:储蓄率 + 资金流量表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从经济体各部门的视角对1998-2013年资金流量表进行逐项分解发现,国内高企的总储蓄率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业部门的贡献,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反有所减少。政府储蓄率增加是储蓄倾向和收入占比双双上升的结果,其储蓄倾向的上升主要受资本形成影响;企业储蓄率的增加反映出收入占比上升,且是因增加值占比上升所致;居民储蓄率减少,主要受收入占比下滑影响,收入占比下滑则源于增加值占比减少,储蓄倾向有所上升,反映出居民受住房价格上涨影响,为买房而积累储蓄的动因,最终导致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对此,传统消费理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政府和市场因素的解释或更贴近现实。政策应切实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扭曲与政府行为的错位问题。
[Abstract]:A itemized analysis of the 1998-2013 capital flow stat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rious sectors of the economy shows that the high domestic total savings rate comes mainly from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rporate sector, while the savings rate of the resident sector decreases. The increase of government savings rate is the result of both the increase of saving tendency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come, the increase of saving tendency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form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increase of enterprise savings rate reflects the increase of income ratio and the increase of value added ratio. The decline in the household savings rate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decline in the share of income, which is due to a de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added value and an increase in the propensity to save, which reflects the motivation for residents to accumulate savings in order to buy a hou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ising housing prices. Ultimately, the consumption rate of the residents continues to decline. In view of this, the traditional consumption theory lacks sufficient persuasion, and the explanation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factors may be closer to reality. The policy should solve the distortion of labor market, financial market and real estate market and the dislocation of government behavior under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
【分类号】:F126.1;F83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滇庆;高娜;章倩文;;中国高储蓄率还能持续多久[J];招商周刊;2005年26期
2 罗斌;;论我国储蓄率的变化趋势[J];西南金融;2006年06期
3 刘煜辉;;让政府和企业储蓄率降下来是关键[J];银行家;2006年12期
4 张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储蓄率研究的最新动态[J];世界经济;2007年04期
5 王弟海;龚六堂;;增长经济中的消费和储蓄——兼论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J];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6 谢晓鸥;;浅论收入、储蓄率与收入不平等分配——基于我国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年04期
7 ;要刊文摘[J];武汉金融;2009年02期
8 王赢;魏艳涛;;对储蓄率调节的再思考[J];现代商业;2009年18期
9 李昭;;正确认识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和形成机制[J];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07期
10 陈晖;;中美两国储蓄率比较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贺菊煌;;储蓄率:基于寿命不确定模型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2 贺菊煌;;储蓄率:基于寿命确定模型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3 樊纲;;企业储蓄率高是内外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A];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明;朱斌;;基于永久收入假说的中国储蓄率研究——中国城乡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赵振全;于震;刘淼;;中国金融发展、储蓄率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影响机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6 贺菊煌;;流动性条件对社会储蓄率的影响——基于确定寿命模型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李正信;美国储蓄率创历史最低[N];经济日报;2004年
2 记者 肖敏 李志勇;高储蓄率是把“双刃剑”[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余丰慧;国情决定中国要保持适当储蓄率[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包兴安;不能“妖魔化”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N];证券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聂国春;降低储蓄率要先完善社会保障[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6 刘效仁;降低储蓄率关键在于政府和企业[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谷重庆;竞争性储蓄: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余丰慧;国情决定中国应保持恰当储蓄率[N];各界导报;2009年
9 叶秋;低储蓄率将长期腐蚀“美国优势”[N];证券时报;2012年
10 莫开伟;高储蓄率是中国经济之痒 百姓之痛[N];证券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纯雄;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于晨光;储蓄率差异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雯霞;中国企业高储蓄率的成因后果和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2 马常栋;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3 盛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家庭储蓄率的决定因素[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邓会娟;河北省人口结构变动对储蓄率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曹宏;内生预期寿命、人口结构与储蓄率[D];南京大学;2016年
6 别安姊;中日韩三国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陈仁静;家庭教育水平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8 余鹏程;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私人储蓄率下降之谜[D];复旦大学;2011年
9 曹进宇;中国高储蓄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思林;我国过高储蓄率成因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83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78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