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定目标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研究
本文选题:金融稳定指数 + 货币政策 ; 参考:《财经研究》2017年10期
【摘要】:未考虑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会忽视物价稳定下金融过度繁荣累积的潜在风险。文章在通货膨胀和产出两个目标变量的基础上,将金融稳定以指数的形式加入货币政策目标中,对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所具有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金融稳定和产出在货币政策中可以平稳地传导,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中的传导不平稳。(2)央行在高通胀时会增加对金融稳定目标的关注,高通胀时产出缺口的扩大对利率的影响比低通胀时要大,利率需对通货紧缩做出更大的反应。(3)如果参照未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宏观调控,则调控力度会被低估。(4)我国在货币政策调控中显著关注了金融稳定目标,逐渐趋于按照含有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进行操作,因此将金融稳定目标加入货币政策规则中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是有效的。
[Abstract]:Monetary policy rules that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stability ignore the potential risks of excessive financial prosperity under price stability. On the basis of inflation and output, this paper adds financial stability to monetary policy objective in the form of index, and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ylor rule which includes financial stability target. The study found that: 1)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output can be smoothly transmitted in monetary policy, and inflation in monetary policy is not stable. 2) when inflation is high, the central bank will increase its concern about the go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The impact of the widening output gap on interest rates is greater when inflation is high than when inflation is low, and interest rates need to respond more to deflation.) if we refer to the monetary policy rules that do not contain the objective of financial stability, Then the intensity o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will be underestimated. (4) in the control of monetary policy, China has paid significant attention to the go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has gradually tended to oper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aylor rule containing the target of financial stability. Therefore, it is effective to add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target to the monetary policy rules.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16ATJ004)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中国金融稳定指数的编制及应用研究”(CXJJ-2015-434)
【分类号】:F82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平,刘斌;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的新进展[J];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2 刘斌;;稳健的最优简单货币政策规则在我国的应用[J];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3 魏玉晶;;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回顾及启示[J];甘肃农业;2006年12期
4 杨旭;;论转型期我国货币政策规则设计[J];现代商业;2008年23期
5 秦宛顺,靳云汇,卜永祥;从货币政策规则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6 王秋石,李国民;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发展与启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刘斌;最优简单货币政策规则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J];金融研究;2003年09期
8 蔡跃洲;;为中国寻找货币政策规则[J];中国金融家;2004年Z1期
9 黄旭平,唐振龙;货币政策规则:基于国际的考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卞志村;毛泽盛;;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发展回顾[J];世界经济;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金全;谷宇;;第三十章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性与相机选择性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3卷)[C];2002年
2 庞晓波;李东元;;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证检验与识别[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革军;研究货币政策规则的创新之作[N];金融时报;2007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李扬 彭兴韵;美六次加息意在追求货币中性[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郑超愚;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建议[N];金融时报;2004年
4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 张岸元 王元 李世刚;下半年应一次性较大幅度加息[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5 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 张斌;遏制通胀需要强化政策预期[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范建军;加息引发中国货币政策思考[N];国际商报;2004年
7 杨英杰;央行宜采用通胀目标政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广发期货 易行健 博士;通货膨胀预期与我国货币政策走向[N];期货日报;2009年
9 黄格斯;美联储:围绕决策透明度舌战[N];证券时报;2005年
10 记者 张华君;欧版QE预期升温 3月或成时间窗口[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丹婷;国际原油价格冲击下我国经济波动及货币政策规则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易行健;经济转型与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马丽娟;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隽;中国货币超发的计量及其宏观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杨柳;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书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超额货币:原因、度量与政策选择[D];辽宁大学;2008年
7 张艾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建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6年
9 江日初;内生性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丁福云;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瑜;我国货币超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2 耿晴晴;粘性信息下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刘海燕;货币冲击、调整成本与中国经济波动[D];南京大学;2014年
4 赵露露;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高洁超;基于新凯恩斯框架的我国最优货币政策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6 牛永青;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有效性评价[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7 张瑞雯;外部冲击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影响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8 赵海霞;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5年
9 张明;中国货币之谜[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10 温瑞鹏;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04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80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