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产出缺口理论的回顾、反思与最新进展
本文选题:产出缺口 + 潜在产出 ; 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从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传统产出缺口理论遭遇巨大挑战,直接测算与间接标示都未能成功预测危机,原有应对政策的效力也大幅下降。传统测算方法的问题、菲利普斯曲线的平缓化、均衡利率的持续下降等问题在危机前就已存在,并经危机更加凸显,这是传统产出缺口研究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危机中金融因素对产出缺口测算的影响、对通胀盯住制的削弱、对利率调节的限制则是原有理论失灵的另一重要缘由。要应对产出缺口研究出现的问题以及危机后实际产出增速的放缓,不仅要在凯恩斯主义政策框架内改善产出缺口的状况,还要从结构主义的视角解决潜在产出的变化问题。
[Abstract]: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which began in 2008, continues and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world economy. In this financial crisi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output gap is confronted with great challenges, both direct calculation and indirect marking fail to predict the crisis successfull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riginal policy is also greatly reduced.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methods, the flattening of Phillips curve and the continuous decline of equilibrium interest rate have existed before the crisis and become more prominent after the crisis,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output gap.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factors on the measurement of output gap, the weakening of inflation pegged system, and the restriction of interest rate adjustment are 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the original theory.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output gap and the slowdown of real output growth after the crisis, we sh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output gap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Keynesian policy, but als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hange of potential outp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is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飞;钟辰;;中国产出缺口的估计(1985~2009年)及两种估计方法的比较[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17期
2 刘斌,张怀清;我国产出缺口的估计[J];金融研究;2001年10期
3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4 张鸿武;;我国产出缺口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计[J];经济学动态;2005年08期
5 吕光明;;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估计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陈杰;;产出缺口与通胀缺口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兼评宏观经济调控执行绩效[J];当代财经;2008年04期
7 郭红兵;陈平;;基于中国实时数据的产出缺口估计及其修正——兼论中国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之间的预测关系[J];财贸研究;2010年06期
8 郭红兵;陈平;;实时数据与货币政策分析和评价——基于产出缺口的一个说明[J];上海金融;2011年02期
9 曾辉;周宁宁;;产出缺口测量的不确定性研究[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10 杨飞虎;李梦君;;关于江西省产出缺口的估算[J];价格月刊;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挺国;王霞;;中国产出缺口的实时估计及其可靠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2 赵留彦;;中国核心通胀率与产出缺口经验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总第22期)[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基于产出缺口的投资时钟的配置策略[N];上海证券报;2014年
2 雷曼兄弟;亚洲的通胀面临上行风险[N];证券日报;2007年
3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赵晓 岳安时;中国经济渐现守得云开见月明之势[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中航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戴磊;通胀有加速趋势,但下半年仍看回落[N];中国航空报;2011年
5 崔斌;资产配置要视经济周期而定[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记者 刘振冬;央行:未来经济放缓趋稳的可能较大[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国家信息中心 张茉楠;三大周期叠加 制造业复苏无坦途[N];中国证券报;2012年
8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刘煜辉;货币政策灵活调整在“薄雾中潜行”[N];上海证券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高云才;抗通胀成本有多高?[N];人民日报;2011年
10 兴业银行 鲁政委;通胀明年不会来临[N];中国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文嘉;金融周期与中国产出缺口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于洪菲;我国潜在产出的估计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3 达黑尔;巴基斯坦产出缺口的分析和估算[D];吉林大学;2014年
4 许志宏;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与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汨源;贵州省工业潜在增长实证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王迎峰;中国产出缺口与物价水平关系研究:1978-2013[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周梅兰;广东省产出缺口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贺翠珠;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估计方法研究及评价[D];湖南大学;2006年
5 张云霄;中国区域性产出缺口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宋冬娜;国内外产出缺口因素对我国通货水平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李辉;国际因素对中国通胀机制的影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8 李文芳;潜在产出测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王子博;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呼辰;嵌入金融周期信息的中国潜在产出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06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90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