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的影响分析——基于2011—2015年中国银行业面板数据

发布时间:2018-05-20 03:37

  本文选题:净息差 + 信用风险 ; 参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年05期


【摘要】:当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时,要么惜贷增加安全资产配比,要么以更高的净息差来弥补或覆盖可能造成的违约损失。在构建信用风险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11年至2015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增加显著提升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这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更可能采取风险溢价来弥补信用风险。基于上述研究证据,商业银行切实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虽然可能降低净息差水平,但一方面能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进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转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Abstract]:When the credit risk faced by commercial banks increases, they can either increase the ratio of safe assets or make up or cover the possible default losses with higher net interest margi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redit risk influencing the net interest margin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panel data of national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rom 2011 to 2015 are used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impact of credit risk on the net interest margin level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credit risk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net interest margin of commercial banks, which indicates that with the completion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commercial banks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risk premium to compensate for credit risk.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evidence, commercial banks effectively strengthen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lthough it may reduce the net interest margin level, on the one hand,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financial risks, promote the business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business model transform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elps to ease the real economy "financing expensive" problem, in-depth promotion of "three go one down one supplement."
【作者单位】: 南京银行;
【分类号】:F832.33;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坤;关键;;银行业:依靠净息差维持高速增长的年代已不可持续[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2年Z1期

2 惠桂欣;谢尔京;边巴;;西藏商业银行提高净息差研究[J];国际金融;2013年12期

3 赵明月;李勇;;三座大山压顶,银行转型在即[J];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Z1期

4 刘家润;陈小三;张世锋;;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举措及启示[J];国际金融;2014年05期

5 ;中国银行召开净息差及流动性管理座谈会[J];金融会计;2010年08期

6 ;银行暴利谁说了算?[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年10期

7 ;理财产品中的会计处理方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1年08期

8 李少君;;银行:寒梅傲雪报春[J];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25期

9 侯亚勇;;浅谈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及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6期

10 ;微博广场[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银行净息差高点隐现[N];证券时报;2011年

2 记者 周鹏峰;净息差收窄 银行承压[N];上海证券报;2012年

3 记者 聂伟柱;民生银行前三季净息差仍超3%[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记者 杜金;净息差同比收窄 下半年将保持稳定[N];金融时报;2013年

5 记者 周鹏峰;中行净息差“逆市”稳步提升[N];上海证券报;2013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净息差收缩阵营分化 中小银行难敌大银行[N];证券时报;2013年

7 记者 郭楠;银行净息差逐步收窄是大势所趋[N];期货日报;2014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重新计息因素将导致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扩大[N];证券时报;2008年

9 李岚;银行业下半年走势关键词:规模、质量、净息差[N];金融时报;2009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股份银行喜获高净息差[N];证券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方敏;商业银行净息差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梁辰;中国商业银行超额利润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王雪飞;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分析及压力测试[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付智丽;利率市场化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5 沈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薇;央行利率管制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恒;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土银行净息差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张文锦;中国银行业高盈利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13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913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