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贷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
本文选题:双边市场 + 网络外部性 ; 参考:《系统管理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作为典型的"双边市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用户网络外部性和价格非对称性两大重要特征。基于双边市场理论,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拍拍贷网络借贷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结果表明:受到平台运作模式和市场供需的影响,借贷双方之间存在影响程度不同的正交叉网络外部性,借入者之间由于竞争具有显著负自网络外部性,而借出者之间由于协同作用存在正但不显著的自网络外部性;双边用户具有显著负价格弹性,平台定价策略表现为对借入者收取的费用远大于借出者费用,但该非对称价格结构存在过度倾向问题。研究结果在有助于了解该类第三方电子商务市场特征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双边市场理论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兼具实践和理论价值。
[Abstract]:As a typical "bilateral market", third-party e-commerce platform has two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user network externality and price asymmetry. Based on the bilateral market theory,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bilateral marke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PDAI network lending platform by using 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platform operation mode and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there is a positive cross-network externality between the lenders and borrowers, and the competition among borrowers has a negative self-network externality. However, because of the positive but not significant self-network externalities among lenders, bilateral users hav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price elasticity, and the platform pricing strategy shows that the fees charged to the borrower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enders. However, the asymmetric price structure has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tendency. The results not onl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kind of third party e-commerce market, but also verify the bilateral market theory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put forward the deficiency of the research, which has both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value.
【作者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物流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603031,714732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BGL152)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4SB011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J201522)
【分类号】:F724.6;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迪,翁君奕;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创新产品的兼容策略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2 雷娟;具有网络外部性差异化产品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3 赵世海;幸昆仑;;网络外部性下基于投资溢出的企业研发行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5期
4 戴卓;张铭洪;;网络外部性与网上银行的定价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0年05期
5 沈骏波;;关于网络外部性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12期
6 曹韫建,高汝熹;存在网络外部性下的两阶段圆周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1年04期
7 张铭洪;陈蓉;;网络外部性问题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02年02期
8 曹韫建,顾新一;一类存在网络外部性的水平差异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吴泗宗,蒋海华;对网络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张铭洪;网络外部性环境下的动态经济过程分析[J];财经研究;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飞航;徐迪;;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兼容策略的博弈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文守逊;黄克;;网络外部性下的企业R&D竞争与合作行为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嘉敏;;网络外部性对新能源运力投入决策及其社会效益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汪淼军;励斌;;网络外部性、竞争和产品差异化[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总第6期)[C];2003年
5 黄沛;刘晓峰;杨雄峰;;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双寡头市场动态定价策略[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许多;;浅谈网络外部性下的消费者预期管理[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姜晨;左小德;;网络外部性下的企业技术竞争——一种演化博弈的分析视角[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武志博;;网络的外部不经济[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潘晓军;陈宏民;;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产业的消费税与产品差异化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潘晓军;陈宏民;;存在网络外部性下的产品出口税收政策与差异化策略分析[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邵全权;小议保险竞争的网络外部性[N];中国保险报;2011年
2 荆林波 刘波;电子支付产业的经济学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院长 张安录;外部性、市场失灵与政府土地市场管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陈信元 何贤杰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新会计准则实施五年的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张昕竹;用电信普遍服务政策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国家信息中心 秦海;新经济意味着什麽[N];国际商报;2000年
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业安;游戏产业平台之争:看谁摸透玩家心思[N];上海证券报;2014年
8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泳;免费是不是一种商业模式?[N];经济观察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豆国威;双边平台增值服务的投资和定价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刘晓婧;基于网络外部性的链与链竞争纵向结构和合同选择[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哲;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贸易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吴昊;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竞争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喻世华;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电信市场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幸昆仑;网络外部性下基于溢出效应的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赵世海;基于网络外部性、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纵向合作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王怀祖;网络外部性下的技术许可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张铭洪;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策略与政府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刘恒军;网络型产业动态竞争理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玲榕;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创新产品扩散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张素华;基于网络外部性与从众效应的锁定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林婷;基于直接网络外部性的在位厂商竞争策略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洪凌宇;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农产品交易方式竞争与扩散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赵杰;B2B平台网络外部性及其对平台用户忠诚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梅胜男;基于网络外部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张明明;双边平台顾客粘性倾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孙舟;考虑网络外部性的耐用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范叶亮;基于网络外部性的数字产品动态定价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胡杨;移动O2O产品用户采纳意愿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34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93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