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转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06-04 02:35

  本文选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商业银行 ; 参考:《南方金融》2017年05期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未来经济长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主动进行信贷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信贷经营转型是一场持久战,在去产能、压缩和退出问题贷款的同时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化解不良贷款的同时要为优化信贷结构奠定基础,找准方向。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要向精细化、轻资本、多元化模式转型,真正走创新驱动、内涵增长、资本节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有进有退、有破有立、有补有去、有加有减"的路径推进,即重点项目、新兴领域要进,过剩产能、低端落后行业要退;易引发关联及担保圈类风险的融资模式要破,新的授信管理模式要立;消费金融、"双创"金融要补,多头过度授信要去;产融结合、投贷联动要加,企业融资成本要减。坚持培育优质市场与退出劣质市场并举,才能从根本上走出"边投放边沉淀"的信贷怪圈。
[Abstract]: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long-term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the future in China. It is a realistic choice for commercial bank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redit manage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credit management is a protracted war, which shoul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conomy while eliminating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compressing and withdrawing the problem loans,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the credit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as dissolving the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finding the right direction.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management should be transformed to a refined, light capital, diversified mode, and truly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riven by innovation, intension growth, and capital saving, according to the "advance and retreat, break and stand, supplement and go," The path of "plus and minus", namely key projects, emerging areas to advance, excess capacity, low-end backward industries to retreat, easy to lead to the risk of related and guarantee ring financing model to break, new credit management model to be established; Consumer finance,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finance should be replenished, long excessive credit to go;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finance, investment and loan linkage to increase, corporate financing costs to be reduced. Only by developing high quality market and withdrawing from inferior market can we fundamentally step out of the credit circle of "putting in while depositing".
【作者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连育青;;运用大数据分析提升授信审批决策水平的思考[J];财务与金融;2016年05期

2 姜洋;;供给侧改革下产业转型升级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策略调整[J];中国银行业;2016年08期

3 王俊寿;;银行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银行业;2016年08期

4 赵巍;郑志元;;经济转型下的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J];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07期

5 李成青;谢洁华;郑泽宏;;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包容性经营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宇康;;对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05期

2 连育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转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良平;;大数据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应用实践及建议[J];中国金融电脑;2015年12期

2 宋长龙;;大数据背景下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年19期

3 江明哲;;借鉴大数据相关关系 提升信贷审批前瞻性[J];上海金融;2015年02期

4 李成青;;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思考[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年03期

5 谢洁华;李成青;李础蓝;;当前经营环境对银行信贷客户影响研究[J];金融论坛;2009年10期

6 谢洁华;李成青;;论新形势下银行信贷进入策略[J];南方金融;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强;把握信贷政策取向 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好转[J];福建金融;2000年12期

2 徐琴;重组“基因”激活“细胞”──“专项信贷,封闭运行”信贷政策浅探[J];江南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师胜利;论信贷工作优质服务[J];西安金融;2001年11期

4 白丽飞;消费信贷另一难[J];商业时代;2002年16期

5 韩强;创新制度 完善管理 大力推动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韩志红;浅析信贷市场变化趋势及应采取的营销策略[J];辽宁经济;2004年09期

7 肖延琴;与时俱进 迎接挑战 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贷工作[J];甘肃农业;2004年10期

8 彭清富;论当前农发行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防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年06期

9 张德元;信贷责任追究探析[J];现代金融;2004年08期

10 汪路;把好我国银行信贷改革工作的方向盘[J];中国总会计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江;;绿色信贷政策的评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镇江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对完善区域政策性信贷政策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4 镇江市农村金融学会调研组;;农发行实施区域信贷政策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6 潘焕学;田治威;秦涛;;我国林农信贷需求特征与信贷约束分析——基于福建、浙江、江西、广西四省(自治区)林农调查数据[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闫小明;;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8 韦宇红;;为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刘兆洪;;民营经济信贷支持问题分析[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小江;祝晓光;;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基础标准的建立[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运启 张建伟;河南分行营业部开办“信贷夜校”重实效[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2 林渊;消费信贷:何时你能下乡来[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3 穆桑桑;发展绿色信贷需提升各方认知[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4 杨长岩;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的实践思考[N];金融时报;2012年

5 王四伟;听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信贷政策报告[N];平顶山日报;2012年

6 整理 记者 李晓辉 王玉;央行表态加大信贷政策力度控房价[N];经济参考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周迎久 通讯员 王锦慧;河北绿色信贷大幅增长[N];中国环境报;2013年

8 谭浩俊;信贷政策控房价弊大于利[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子瑞;“绿色信贷”标准有待细化明晰[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通讯员唐恒修 张杰;宁波分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同业第一[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飞;商业银行信贷配置与信用风险计量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晓艳;农村正规信贷对农户收入及其分配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刘西川;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D];浙江大学;2007年

4 刘雪峰;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及人工信贷市场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廖慧;周期视角下的银行信贷波动与产出波动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6 李秀丽;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吴龙龙;消费信贷的消费挤出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肖洪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方昕;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争美;小微企业信贷特征与信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宇婷;Y银行A支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3 刘梅娟;基于VaR模型的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信贷风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志强;农行甘肃分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团诗豪;银信合作产品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果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6 于浩淼;我国小微企业信贷政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朱坤礼;中小企业网络信贷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8 何昕懋;企业参股银行、实际控制人性质与信贷市场的寻租成本[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爽爽;中国上市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状况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蔡程;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75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975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6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