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央行沟通、实际干预对通胀预期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4 16:25

  本文选题:通胀预期 + 央行沟通 ; 参考:《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完善中央银行沟通机制,引导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采用2001~2014年的季度数据,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央行沟通和实际干预在管理通胀预期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增长区制下,央行沟通和实际干预对通胀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强;在经济缓慢增长区制下,央行沟通和实际干预对通胀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弱。但央行沟通的非对称效应较小,而实际干预的非对称效应比较显著。在通胀预期的管理中,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引导作用强于央行沟通,价格型工具的引导效果优于数量型工具。实际通货膨胀率,公众通货膨胀预期自身对通胀预期有着显著的影响,是央行管理通胀预期时应关注的重要经济变量。
[Abstract]: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the central bank, guide the market expect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Based on the quarterly data from 2001 to 2014,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and actual interven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lation expectations by using Markov regional transfer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ntral bank's communication and actual intervention can guide inflation expectations more strongly under the system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zone, and the central bank's communication and actual intervention have a weaker guiding effect on inflation expectations under the system of slow economic growth zone. But the asymmetric effect of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is small, but the asymmetric effect of actual intervention is obviou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lation expectations, price tools and quantitative tools are better than the central bank in guiding inflation expectations, and price tools are better than quantitative tools. The real inflation rate, the public inflation expectation itself has the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inflation expectation, is the important economic variable which the central bank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en managing the inflation expecta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体系建设研究”(15JZD013)
【分类号】:F822;F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婷婷;;利率冲击非对称效应的实证检验: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统计与决策;2009年19期

2 沈豪杰;黄峰;;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的非对称效应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04期

3 林辉;孔亮;;中国股市非对称相关效应:基于行业视角的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07期

4 谢家泉;;中美股市微观结构中的非对称效应分析[J];经济数学;2012年02期

5 王亮;刘金全;;中国股票市场非对称反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5期

6 林辉;孔亮;;中国股市系统性风险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6期

7 王文静;;货币政策传导的非对称性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年14期

8 李长春;;不均衡性、非对称冲击下的欧元困境[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06期

9 陆贤伟;董大勇;纪春霞;;债市和股市波动非对称性[J];系统工程;2009年09期

10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石磊;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2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3 周蓓;齐中英;;我国期货市场波动性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曹永琴;李泽祥;;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形成机理研究——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5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志强;“非对称作战”解析[N];中国国防报;2000年

2 冯育军;以非对称建设争得未来战场的主动[N];解放军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形成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宋金奇;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李村璞;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一个非线性观点[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彤;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郭志华;利率调整对房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成惠茹;利率对我国房价影响的非对称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王申;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5 杨柳;基于贝叶斯MS-VAR模型的原油对贵金属非对称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陈思琪;称赞与责备的非对称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江虹;利率政策对房价影响的非对称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8 张昕;中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非对称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白雪莲;基于“阀值效应”的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陈超;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62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062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0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