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Abstract]:First, we u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estimate the systemic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nd then we use catastrophe analysis and SVAR model to demonstrate the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e on the systemic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y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affects the systemic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is as follows: "Internet finance-the structure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commercial banks-the ratio of cost to income of commercial banks-systemic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s". There is a "term structure effect" on the bank systemic risk, that is, the Internet finance will increase the bank systemic risk in the short term. But in the long-term, the impact on the systemic risk of Chinese banks is not great, both of them can develop together as mutualism and mutual benefit. The existence of Internet finance has a good force on the financial reform in China, and can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7157376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Y1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联合资助项目(NSF7161101095)
【分类号】:F724.6;F83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守伟;何建敏;;基于传染渠道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06期
2 达潭枫;;银行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管理:国际研究回顾与述评[J];金融发展研究;2014年02期
3 董满章;美国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做法及启示[J];经济问题;2005年05期
4 王为;;防范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J];企业导报;2011年01期
5 李守伟;何建敏;;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及监管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2年07期
6 李芝瑛;饶海琴;;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2年24期
7 崔海蓉;何建敏;;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评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白璐;;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思考[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08期
9 包全永;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10 于蓓;;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测度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童中文;范从来;;经济波动、网络演化与银行系统性风险[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王明亮;何建敏;李守伟;刘婷;;基于拆借偏好的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任晓;银行系统性风险正在积聚[N];中国证券报;2010年
2 记者 苗燕 编辑 刘玉凤;刘明康称银行系统性风险隐患不容忽视[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记者 金立新;在正确时点作出的适度反应[N];金融时报;2010年
4 记者 李倩;信贷增长逐步向常态回归 银行系统性风险仍需关注[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冯超;宏观审慎管理视角下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王书斌;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翟金林;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4 董青马;开放条件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冬雪;基于矩阵法测度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D];河北大学;2015年
2 姚珂;宏观审慎视角下的系统性风险监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王璐;经济波动对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徐苑清;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与宏观审慎监管[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芳芳;房地产市场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李星敏;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戴月倩;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孙帆;基于CoVaR法的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9 朱湘平;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10 廖继敏;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与测试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61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26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