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市场约束真的有效吗——基于9起监管事件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9 12:04
【摘要】:由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存在"大而不倒"效应,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进而降低其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一直是一项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巴塞尔协议第三支柱市场约束这一角度,采用事件研究法,针对我国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股票收益对于2011—2015年期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稳定理事会以及中国银监会发布的G-SIBs名单和出台SIBs监管政策等共9次监管事件产生的反应进行分析,并将我国进入G-SIBs名单和未进入该名单的上市银行进行了对比,旨在研究监管政策的出台是否影响了市场对于该类机构的预期,即是否起到了市场约束的效果。结果表明,其中仅有巴塞尔委员会发布更新后监管要求这一事件对相关G-SIBs股票收益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他8次事件均未使相关银行股票产生显著的负异常收益。这表明在大部分情况下,市场约束在对我国SIBs的监管中并未起到显著作用,未达到降低该类银行道德风险的效果。
[Abstract]:Because (SIFIs) of 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the effect of "big but not falling", how to supervise it effectively and reduce its possible systemic risk is alway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third pillar of the Basel Accord market constraint is selected, and the event study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stock returns of the 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G-SIBs) for the period of 2011-2015 of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responses of nine regulatory events, such as the G-SIBs list issued by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Council and th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IBs regulatory policy,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s listed banks on the G-SIBs list and the listed banks not on the list was made. The aim is to study whether the introduction of regulatory policy has affected the market's expectations of such institutions, that is, whether the effect of market constrai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the Basel Committee issued the update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elated G-SIBs stock returns, while the other eight events have not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negative abnormal returns of the relevant bank stocks. This indicates that, in most cases, market constraints have no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upervision of SIBs in China, and have not achieved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moral hazard of such bank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峰;汪舒畅;;银行经营中的官方监管和市场约束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2 陈俊龙,孔令昕,孔曙东;银行业市场约束初探[J];武汉金融;2001年01期

3 陈俊龙,孔令昕,也曙东;银行业市场约束初探[J];华南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4 陈俊龙;国有银行引进市场约束的约束[J];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02期

5 金子寿,刘鹤麟;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10期

6 罗平;市场约束《第三支柱》及其影响[J];金融会计;2003年06期

7 陈淼鑫;关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市场约束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肖六亿;利率市场化后的市场约束[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马尔科姆·D·奈特 ,杨宏娟;寻求更为有效的市场约束[J];中国金融;2004年06期

10 张玉梅;赵勇;;次级债对银行的市场约束——基于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角度[J];经济论坛;2005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元涛;范小云;;银行监管力量重构损害了市场约束的效用吗——基于亚洲银行1991-2005年面板数据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2 张强;李立华;佘桂荣;;银行监管中的最优市场约束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毛建宇;强化市场约束 促进各方归位尽责[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 成都证券公司 王丹 建行四川省直属支行 杨奇军;我国银行市场约束的现状及改进[N];上海金融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蔡宗琦;拓宽渠道增强市场约束 新阶段发行改革路径渐明[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罗平;市场约束(第三支柱)及其影响[N];金融时报;2002年

5 巴曙松;建立更为清晰的市场约束[N];市场报;2005年

6 证券时报评论员;市场约束走向成熟[N];证券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毛建宇;强化市场约束 发行改革组合拳或破“三高”魔咒[N];中国证券报;2013年

8 嘉宾: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李岚;中行上市之后:在市场约束下实现持续创新[N];金融时报;2006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肖国元;市场约束平衡股市资金供求[N];证券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浠;市场约束不足因不透明 企业渴求小额快速融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胜;银行业的市场约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许友传;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与市场约束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田光伟;金融监管中的市场约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佘桂荣;银行监管中的市场约束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翟光宇;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约束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涛;中国银行业市场约束效应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张阿斌;中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状况的多维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刘晶;市场约束及其制度基础[D];武汉大学;2005年

4 刘子航;我国存款人市场约束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李俊峰;我国银行业监管中的市场约束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喻敏;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陈俊龙;银行业市场约束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杨柳;论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作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卢百魁;隐性保险条件下的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10 邱凯;中国上市银行市场约束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20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320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9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