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互联网个人征信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1 09:36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领域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互联网金融等不断出现的新型金融业态引起公众和监管部门的极大关注,个人征信需求也日益增长。在当前信用社会的价值引导下,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逐渐改变了征信产品的设计和应用场景,为未来个人征信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石。尤其是"互联网+"行动的广泛开展,更是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将目光转向个人征信领域,从而为互联网个人征信模式提供了发展机遇。但目前,我国互联网征信尚处于发展初期,面临诸多的问题和考验,为充分把握当下我国个人征信业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引导个人征信业的创新、和谐发展,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章简要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阐述有关互联网个人征信的相关概念、特征及作用。第三章着重分析当前我国互联网个人征信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对现有的几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从政策、市场等方面阐述互联网个人征信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第四章重点介绍当前我国互联网个人征信业发展中存在的立法、数据技术、信息安全、信息共享、行业监管等一系列问题。第五章介绍国外模式的经验借鉴。由于国外尤其是美国个人征信业较为发达,互联网个人征信也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本部分重点探析美国的个人征信业发展模式,分享其典型做法,并借鉴其先进经验。第六章是基于前文一系列分析,结合我国实情,提出未来发展的一系列建议。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并对未来我国互联网个人征信业的良好发展前景提出希望。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4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剑锋,巢敬辉;对我国征信业发展的构想[J];南方金融;2004年03期

2 曾云,楚瑞萍;大力发展信贷征信业 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J];武汉金融;2004年04期

3 王红领,张永山;垄断还是竞争:中国征信业发展的争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张远国;对我国征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西南金融;2004年11期

5 杨青梅;基层央行如何履行管理征信业的职能[J];华北金融;2005年01期

6 李曙光;贾树辉;;我国征信业标准化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7年01期

7 田泽;;征信业标准对促进我国征信业规范发展的重要作用[J];中国标准化;2007年10期

8 赵丽梅;;我国征信业发展问题初讨[J];现代商业;2009年12期

9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黄向庆;;从次贷危机看我国征信业的发展[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10 史文鹏;;试析征信业的作用机理[J];学习月刊;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丹丹;管理条例即将出台 征信业步入有法可依轨道[N];上海证券报;2012年

2 记者 陈丽平;银行正推动制定征信业管理条例[N];法制日报;2013年

3 记者 曹勇 通讯员 付娉;新疆创新《征信业管理条例》宣传模式[N];金融时报;2013年

4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 杜迎伟;大数据时代征信业发展探析[N];金融时报;2014年

5 华信;中国征信业发展踏上新台阶[N];中国贸易报;2005年

6 游丙臣;如何化解征信业存在的问题[N];金融时报;2005年

7 欧志伟;为中国征信业国际化提供软实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赵燕;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征信业发展中的作用[N];经济日报;2007年

9 王明立;建立科学的征信业发展和管理模式[N];金融时报;2006年

10 宋焱;标准化:建设征信业高效率发展平台[N];金融时报;2007年



本文编号:2513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513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