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18 05:50
【摘要】:农村金融排斥意味着农村地区或偏远贫困地区比城市更难获得一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随着山东省经济的日益发展,城乡差距缩小,但仍有诸多农村和偏远乡镇金融发展的问题存在,目前山东省的农村金融体系并不完备。2016年,山东省县域GDP达到33789.41亿元,占全省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达50%,这与2004年的76.9%相差甚远。这可能是因为近十几年城市规划改变,省内多个县级市撤县划区造成的。虽然省内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在增长,从2004年到2016年,GDP上涨两倍,但是多个县级市撤县划区之后,省内经济发展能力较强的县不算在县域范围内。山东省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缓释了农村地区金融排斥,但大部分的农户对贷款、存款、汇兑等金融服务或相关的金融产品并未得到或满足,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仍未完全消除,普遍存在。本文首先对农村金融排斥进行名词性解释,明确了金融排斥的定义,分析了农村金融排斥理论,从理论的角度分析金融排斥现象和金融机构分支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山东省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为将县级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数量作为山东省农村金融排斥情况的代理变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对2007年-2015年的山东省县级单位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进行实证统计分析,加入沿海与非沿海的地理区位因素作为虚拟变量,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山东省消除农村金融排斥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山东省政府管制因素、沿海地理区位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户储蓄余额、第一产业GDP影响最为显著,建议山东省县域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增加农户收入,政府放开管制,对市场进行合理监督,以消除省内农村金融排斥。总体而言,对金融排斥的研究,尤其是农村或偏远贫困地区金融排斥研究还未形成系统化理论和成果,深入探索农村金融排斥的文献不是特别多。在目前山东省农村或偏远贫困地区金融排斥问题凸显的背景下,分类研究哪一类因素对省内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现象影响最为显著,对消除山东省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促进建立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助力农村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文】:
.2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生态环境.2.1 融资条件恶劣山东省农村及偏远乡镇金融改革最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户融资,这也是社会融薄弱的环节。农户融资行为的相关研究很自然地被认为是农村及偏远乡镇经济金融发展的问题,除此之外,,农户融资的可获得性也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金改善的前提条件。竞争日趋激烈,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非常谨慎,这是润的主要来源。对农户放款、农户得到资金使用以及对农户进行征信并使农户款,这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调查和审查过程,还是一个严格的信用管理政策和独的客户评价体系的实施。农村金融排斥的损害包括但不限于过度依赖非正式的信贷来源,如残酷的高乏投资机会,对文化的储蓄,社会和经济缺陷,暴露于犯罪的发生率更高,囤积安全的地方和扩散的地下经济活动和并行。
第 3 章 山东省农村金融排斥现状统计分析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搜集的县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及营网点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金融机构的经营营业网点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发达的城市,相对较少的金融机构分布于农村地区,并且主要是银行类传统的金构,甚至在一些贫困或偏远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分支机构。由于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改革,许多银行的支行,甚至是分支机构已经在农村地区,以前的农信合实际相当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分行、支行,改为农村商业银行之后侧重“三农”,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组建,农业比重较低味着农村及偏远乡镇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大减少,证券和保险机构等非银行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少之更少。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将截止到 2017 年 8 月,山东省 17 地市的农村地区(县及以下)的金融机点数量分布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35
本文编号:2588318
【图文】:
.2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生态环境.2.1 融资条件恶劣山东省农村及偏远乡镇金融改革最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户融资,这也是社会融薄弱的环节。农户融资行为的相关研究很自然地被认为是农村及偏远乡镇经济金融发展的问题,除此之外,,农户融资的可获得性也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金改善的前提条件。竞争日趋激烈,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非常谨慎,这是润的主要来源。对农户放款、农户得到资金使用以及对农户进行征信并使农户款,这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调查和审查过程,还是一个严格的信用管理政策和独的客户评价体系的实施。农村金融排斥的损害包括但不限于过度依赖非正式的信贷来源,如残酷的高乏投资机会,对文化的储蓄,社会和经济缺陷,暴露于犯罪的发生率更高,囤积安全的地方和扩散的地下经济活动和并行。
第 3 章 山东省农村金融排斥现状统计分析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搜集的县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及营网点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金融机构的经营营业网点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发达的城市,相对较少的金融机构分布于农村地区,并且主要是银行类传统的金构,甚至在一些贫困或偏远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分支机构。由于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改革,许多银行的支行,甚至是分支机构已经在农村地区,以前的农信合实际相当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分行、支行,改为农村商业银行之后侧重“三农”,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组建,农业比重较低味着农村及偏远乡镇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大减少,证券和保险机构等非银行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少之更少。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将截止到 2017 年 8 月,山东省 17 地市的农村地区(县及以下)的金融机点数量分布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勇斌;邓薇;颜洁;;金融包容视角下我国区域金融排斥测度与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5年12期
2 程惠霞;;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治理前提再判断:供给不足还是金融排斥——基于5省2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地域内1938个农户样本调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11期
3 谭燕芝;陈彬;田龙鹏;黄向阳;;什么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导致农村金融排斥难题——基于2010年中部六省667县(区)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4年01期
4 李余;詹懿;;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关系研究——以四川为例[J];统计与决策;2013年21期
5 王修华;傅勇;贺小金;谭开通;;中国农户受金融排斥状况研究——基于我国8省29县1547户农户的调研数据[J];金融研究;2013年07期
6 董晓林;徐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2年09期
7 高沛星;王修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4期
8 田霖;;我国金融排斥的城乡二元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9 祝英丽;刘贯华;李小建;;中部地区金融排斥的衡量及原因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10 黄蕾;;从社会排斥的视角看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弱势地位[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本文编号:2588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58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