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C农信社信息化建设方案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09:35
【摘要】:金融行业竞争逐渐激烈,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商业银行通过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期望为自己构筑安全隔离带,甩开竞争对手。C农信社由于其历史和体制原因,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建设进程滞后,由此而引起的不利于其发展的弊端已经凸显,使其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因此,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金融创新能力,成为C农信社升级与转型的重要方式。本论文在深入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理论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结合C农信社经营管理的特点,从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相关制度、培训及人才等层面对C农信社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做了全面的总结,发现C农信社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为:定位不清;认识存在误区;投入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并对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目标不明确;思想认识不足;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足;人事管理混乱,无法提供复合型人才生长的环境。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结合C农信社自身发展状况,从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商业模式、业务创新、运行与维护、信息管理与风险防范六大方面对其建设方案进行优化。最后,针对方案提出了资金、人才、监管等保障措施,以保障优化方案实施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认为,信息化建设是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提高了金融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快速应变能力;有效降低金融企业整体经营成本,提升其整体运营效率;增强了金融企业运用科技方式及数据分析进行决策的能力,帮助金融企业确立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决策。
【图文】:

金融信息化,涵义,基本功能,三层


图 2-1 金融信息化三层涵义(3)金融信息化的基本功能。提升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金融创新能力,业务的创、管理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重点所在,而金融信息化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为业务创新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手段,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力的提升了金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金融企业的运营效率。金融信息化通过高速的数据传输和交换,简化了交易和务流程,重新构造了业务模式,打破了传统金融业受时空限制的缺陷,使整个交易系高效率的运转,使金融企业的运营效率大为提高。降低金融企业的经营成本。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变化速度快于任何一个行,金融企业不断利用快速变化的信息技术实现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持续创新,最典型的现就是电子化银行及移动支付的井喷式发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银行实了办公及交易的无纸化,将传统的纸质的各种票据和单据电子化,以信息的形式存在

信息化投资,银行业,单位,信息化建设


图 3-3 2010-2021 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及预测( 单位:亿元)[33]与各个商业银行重视信息化建设,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相比,C 农信社的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金投入基本上只注重对基础硬件设备的级和替换(主要是 PC 及路由器),对更重要的应用软件及系统投入非常少,例如大分办公电脑仍然在使用老旧的 Windows XP 系统;二是每年投入资金绝对金额非常小同比增长率异常小,资金缺乏导致信息化建设无法达到既定规划和目标;三是在联社收及利润年年攀高的情况下,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占联社收入比重却逐年下降;四是信息化培训及人才培养资金逐年压缩,培训次数减少,师资力量主要来自本单位,没对外聘请行业精英及专家,能省就省,这些都对 C 农信社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产生了相大的不利影响。3.4.4 复合型人才缺乏鉴于银行业的特殊性,银行需要复合型人才,C 农信社虽然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缺少又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表现在:联社高层多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凡;;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年10期

2 孟秀莲;;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措施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霞;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2 刘荣坤;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振东;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吴佳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彭常青;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08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608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e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