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中信证券并购里昂证券:动因、行为、绩效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3 06:24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势头愈演愈烈,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但我国证券业综合实力偏弱,且国内同质化竞争激烈,所以进行海外扩张成为我国证券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跨国并购是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有效方式,通过跨国并购,国内证券企业可以迅速开辟国外市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信证券是国内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券商之一,此次并购里昂证券也是我国证券业跨国并购的首个成功案例,它不仅对中信证券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我国证券业国际化发展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所以本文对中信证券并购里昂证券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为我国券商进行跨国并购提供借鉴。本文回顾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及理论成果,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方法,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中信证券并购里昂证券的整个事件。首先,对并购双方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简述了整个并购过程;其次,对于中信证券并购里昂证券的动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个角度具体分析;再次,分析了中信证券并购里昂证券的并购行为,包括并购价格、并购整合以及并购风险方面;然后,将中信证券并购里昂证券的绩效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类进行分析,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短期市场反应,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企业长期绩效;最后,根据此次跨国并购的分析结论,从企业及政府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中信证券为了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获得并购协同效应,进行了此次跨国并购,虽然并购价格有偏高的嫌疑,但是中信证券更为看重的是长远价值,中信证券在并购整合过程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整合模式,积极防范应对跨国并购风险,通过分析并购绩效也能看出此次跨国并购为中信证券的海外业务开展以及长远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正面影响,是中信证券国际化发展的良好起点。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券商在进行跨国并购提出建议:明确并购动机,把握并购时机,提升自身实力,加强事前调查,注重后期整合,防范并购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39;F271
【图文】:

主营收入,证券业,占比,营业收入


国际上的证券企业相比,国内的证券行业从整体上而言,在企业规模与面都有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 业务范围较窄 2013 年,虽然我国证券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业务范围窄的特点依然存了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当年我国证券业营业收入总额为 1592.4 亿元,但纪业务一项的营业收入就达到 759.2 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 47.7%,仅入就几乎占据了证券业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即使中信证券作为我国证业,这种情况也并未有所改善,其 2013 年财务报表显示证券经纪业务的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也高达 40.6%,但是反观同一时期国际上的知名投行其 2013年这一比例仅有 9.5%,远远低于我国证券企业。而这种业务范围要弊端在于,企业利润与股市行情有着极高的关联度,具有很强的不稳市走势持续低迷,那么我国证券行业的利润必将会在短时间内骤减。

对比图,营业收入,保险业,证券业


(2)企业资本规模小除了业务范围窄这一特点使得我国证券业国际竞争力较弱之外,我国证券本规模小的特点也不容忽视。与我国的银行业及保险业相比,我国证券业的发较短,仅三十余年,发展程度更是远远落后。2013 年我国银行业的营业收入达 亿元,保险业这一指标也达到了 11089.8 亿元,而证券业的营业收入仅仅只有亿元,与前两者还有极大的差距。回顾 2003-2013年十年的营业收入这一指标,为直观,具体如下图:

对比图,市净率,证券机构,美国市场


价格的确有偏高的嫌疑。.1.2证券行业市净率分析市净率(PB)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率,适用于证券投资分析的情。其中每股股价反映了股票的现有价值,由证券市场上股票的交易得出,每股净资代表账面价值,由成本计量得出。一般情况下,股票的市净率越低,其投资价值就高,两者成反比变动。如果按照 2012 年中信证券收购里昂证券 19.9%股权的价格 3.1 亿美元来计算,中证券整个并购的市净率是 2.64 倍。如果按照 2011 年度的里昂证券净资产 5.615 亿美来计算,其市净率约为 2.23 倍。即使按照 2010 年度的净资产 5.9 亿美元来计算,这比率也达到了 2.12倍。仅仅通过以上几个数值,难以充分说明出此次并购价格的合理与否。所以本文选截止至 2012 年末的国内 A 股市场、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上部分大型证券企业的市净与此次并购的市净率进行对比,三个市场不同证券机构市净率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传谌;张行;;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中的经济安全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02期

2 潘红波;余明桂;;目标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产权性质与并购绩效[J];金融研究;2014年07期

3 胡宏雁;;跨国并购动因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14期

4 孟凡臣;陈露;;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评价[J];管理现代化;2014年02期

5 杨波;魏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困境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6 邵新建;巫和懋;肖立晟;杨骏;薛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目标与经营绩效:基于A股市场的评价[J];世界经济;2012年05期

7 杨洁;高丽红;;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8 顾露露;Robert Reed;;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9 方华刚;朱德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动因和对策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03期

10 魏小仑;;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经营绩效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753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753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2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