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4:57
【摘要】: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货币政策具有多种传导渠道,其中利率渠道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引导金融市场利率体系变化,进而影响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消费等需求,最终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转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利率渠道成为其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正在由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利率渠道将在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探究其中畅通和受阻环节,把握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传导有效性的变化,分析影响利率渠道传导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对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将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界定为畅通性、对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时效性三个方面,并介绍了西方利率传导理论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在借鉴西方利率传导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双轨制”利率的特征,认为我国利率渠道包括管制利率渠道和市场化利率渠道两条途径,并将利率渠道传导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利率渠道向金融市场的传导:一方面,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变化,使得货币市场其他利率相应变化。另一方面,通过直接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调控信贷市场利率。货币市场、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引起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体系、非货币资产价格和汇率等相应变化。第二阶段为利率渠道向实体经济的传导:金融市场利率体系、资产价格和汇率等变化对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消费、出口等需求产生影响,使得总需求发生变化,最终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影响。接着,运用相关性系数、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协整方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计量方法对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在利率渠道向金融市场的传导中:Shibor在货币市场中发挥基准利率作用,国债收益率在一定程度充当着资本市场上的基准利率;从货币政策工具→货币市场的传导是畅通的,数量型工具能引导短期Shibor变动,价格型工具能引导中长期Shibor变动;但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传导不畅,存在扭曲现象,Shibor不仅不能引导信贷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变动,相反,信贷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会倒过来对Shibor产生影响,使得利率渠道在金融子市场之间的传导方向颠倒。在利率渠道向实体经济的传导中:从利率→投资、消费的传导存在阻塞,投资、消费对利率的敏感性很低,无论是管制利率还是市场化利率都不能有效影响投资、消费。从投资、消费→物价、产出的传导较为通畅,其中,投资、消费对产出的影响强于对物价的影响,增加投资拉动产出增长的效果又明显强于增加消费拉动产出增长的效果。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转型,利率渠道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能会取代信贷渠道,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基于此种论断,本文将2007年1月Shibor正式运行这一重要事件作为分界点,将利率市场化进程划分为利率市场化初期和深化期两个时期,再分别对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在两个时期中传导的有效性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总体看,深化期较初期,管制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明显增强,同时,存贷款利率与物价、产出之间的传导关系仍然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市场化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有所增强,但仍有待提升,Shibor与物价、产出表现为同向变化;信贷渠道传导的有效性明显减弱,增加信贷规模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明显减弱,而且,促使物价上涨的效果还略有增强。最后,本文分析了在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中存在的影响利率渠道传导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基准利率体系不完善,影响金融市场利率之间的有效联动;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制约了利率在金融子市场之间的传导;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和国有企业制度不完善,限制了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收入结构不合理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限制了利率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与中央银行调控不同步,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为提高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本文的建议为:加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促进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自由流通;硬化预算约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改善收入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性,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的阻力。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F822.0
本文编号:2769977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F822.0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朱钧钧;;中国利率政策的不对称行为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2 吕江林;张有;;中国不同经济流动性区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效应研究——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移(MS)模型的实证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陈红霞;袁显平;;利率政策对货币市场的“非对称性”传导[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成;马文涛;王彬;;学习效应、通胀目标变动与通胀预期形成[J];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5 谢平,袁沁eT;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J];金融研究;2003年05期
6 徐亚平;;公众学习、预期引导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7 孔亮;;再贷款政策与银行间货币市场传导——基于中国货币市场的实证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769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769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