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网络视角下上市银行间风险传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3:15
【摘要】:近年来,我国上市银行同业业务规模迅速扩大。银行通过拆借业务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交易网络,与此同时形成了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一旦大型银行发生风险,会通过交易网络风险很快蔓延至其他银行,甚至危及到整个金融体系。银行间风险极具传染性和破坏性,它们展示出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例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就给整个全球银行业造成重大打击。因此,从网络角度出发,本文利用上市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来模拟银行间交易引起的风险蔓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网络视角下银行间风险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概述,给后文做出理论铺垫。然后,采用信息熵最大化方法,利用上市银行间的拆借数据模拟出了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发现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中的资金提供方与资金需求方,其中中国建设银行与兴业银行成为银行体系风险传播起源点的概率较大、交通银行与中国银行最容易被其他银行风险传染。本文可视化了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图,并对其拓扑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四大行处于核心地位,对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的稳健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是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的主要资金投入方,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是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中主要的资金需求方,所以不同的银行在银行中的重要性大不相同,其中处于核心的银行需要相关部门重点关注。银行资源整合渠道是较分离的,一旦部分银行网络发生风险,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会区域性的受到波及。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拥有相对较大的平均距离长度,与较小的聚类系数,判断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不具有小世界特性。本文拟采用随意攻击与蓄意攻击,来看不同攻击策略对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稳健性的影响。发现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在随意攻击时,体现了较强的稳健性;在蓄意攻击时,体现了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极度的脆弱性,表明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具有选择性的“稳健而脆弱”的特性。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中不同银行根据其重要程度不同,攻击时对银行的影响大不相同,尤其是类似工商银行这样交易巨大的银行,一旦类似工商银行的交易大额银行破产时,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就会被马上隔离成小的局域网,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平均路径长度L会大幅度下降,体现了我国国有银行不仅是大而不倒,更是大而不能倒的特性。在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中有起着桥梁作用的银行,一旦这样的银行被攻击,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就会被摧毁,这样就要求监管部门有选择的重点监管“核心”银行。最后在分析本文研究局限性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解决方向与研究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33
【图文】:

研究脉络,风险,风险成因


图 1.1 银行间风险传染的研究脉络图就银行间风险成因与测度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目前对银行间风险成因案,通过对文献总结可以得出: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特殊性、银行信息负外部性特征与银行系统复杂性等因素会导致银行间风险的发生。银行

市银行,风险,美国金融,上市银行


图 1.2 文章基本框架图1.4.2 本文研究目的给出基于网络视角下对上市银行间风险传染研究的流程与思路,对我国在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的上市银行业风险传染网络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政

风险


银行间风险传染网络原型网络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聪;邓爽玲;王宗尧;;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对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年08期

2 陈克鑫;;关于金融风险传染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03期

3 王一鸣;;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评《金融市场风险传染非线性计量方法及应用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04期

4 杨海平;;中国当前金融风险传染的情景推演及对策[J];北方金融;2015年11期

5 杨海平;;为什么金融风险传染渠道和机制在不断演进?[J];北方金融;2015年12期

6 杨磊;张强;向嘉诚;;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研究及其展望[J];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11期

7 郑醒尘;;去杠杆背景下的金融体系风险防范[J];当代金融家;2017年08期

8 陈庭强;何建敏;;基于复杂网络的信用风险传染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11期

9 周伟;何建敏;余德建;;不同趋势下沪铜场内外风险传染实证——基于整体传染与时变传染的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10 游江天;;股市风险传染的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杰汀;帅理;周宗放;;基于传染病模型的企业集团内部信用风险传染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Symposium of Risk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in Western China[C];2013年

2 李丽;周宗放;赖娟;杨杰;张绍宗;肖磊;;关联担保下母子公司信用风险传染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何宜庆;万媛媛;;次贷危机下我国资本市场与银行体系风险传染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尹志锋;苗地;李少君;;解析欧美银行业自营圈护政策[A];《IMI研究动态》2015年合辑[C];2015年

5 闫俊娟;田益祥;;欧债危机对国际股票市场的冲击效应——基于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第九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6 黄晶;;我国银行同业市场的风险传染[A];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洋;“非法集资”频发 银行严防风险传染[N];金融时报;2014年

2 鲍仁;银监会:严控外部风险传染[N];期货日报;2012年

3 朱文彬;银监会重兵布控银行业外部风险传染[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唐皎;银监会:警惕资产风险传染银行系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本报记者 史进峰;信用违约、表外、外部风险传染 银监会锁定三大监管重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6 陈昆才;预警集团风险传染 银监会试行并表监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金融学博士 程实;风险传染引发美国经济恶性循环之忧[N];证券时报;2007年

8 经济视点报记者 吴春波;谨防地产行业风险传染社区银行业[N];经济视点报;2014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防范个别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传染[N];证券时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左永刚;银监会:防范个别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传染[N];证券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进;基于复杂网络的股票价格波动与银行间风险传染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乔印久;上市集团与子公司间信用风险的传染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陈秀荣;金融风险传染的DAI空间计量模型及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万阳松;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机制与免疫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丽;企业集团内部信用风险传染机理与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松恭;商业银行保证组合信用风险传染与缓释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齐讴歌;房地产风险传染机制及其动态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陈兵;银行网络视角下的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隋新;基于多重信贷网络的银企间风险传染与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崔蓓;供应网络联系强度、风险分担和风险传染[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天慈;共同持股网络下共同基金脆弱性对收益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张丽园;网络视角下上市银行间风险传染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苏宁;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系统性风险度量与跨产品风险传染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4 吕甜;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5 邹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传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6 王胜元;企业集团内债务违约风险传染机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7 郭雪波;系族企业间信用风险传染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8 张惠;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跨市场传染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9 姚童;基于股市波动的银行业、保险业间风险传染强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10 郅钧栋;钱荒事件中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传染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88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788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3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