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理财行为偏好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查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取
(三)模型构建
三、实证分析及其结论
(一)自变量相关性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基于变量剔除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五)结论
1. 家庭年收入越高,农户越容易选择新型理财方式。
2. 起购金额越低,农户越容易选择新型理财方式。
3. 理财宣传越到位,农户越容易选择新型理财方式。
4. 农户居住地到最近银行网点的距离越近,农户越容易选择新型理财产品。
5. 传统信息获取方式依然是农户选择新型理财产品的有效途径。
6. 农户对传统理财和新型理财的收益水平均较为敏感。
四、对策建议
(一)重视传统信息获取方式,提高理财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二)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便利性,提高网点覆盖水平
(三)加强口碑与品牌建设,提高服务品质
(四)充实农户理财“工具箱”,提高产品收益水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成龙;张乐柱;;农村金融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J];南方农村;2010年04期
2 陈柳钦;;我国农村金融理财问题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周邦瑶;;我国农民理财现行供需层次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杰;;农村理财业务的需求增长给农信社带来的机遇[J];智富时代;2015年09期
2 刘家悦;;金融理财产品在农村地区推广的路径[J];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3 林超;;新城镇建设下农民理财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烟台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30期
4 杨亮;何永梅;;关于新农村居民理财调查分析——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某新农村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15期
5 牛荣;李爱文;杨茗;段丽婷;杨苗苗;蒋屹;;影响农村家庭购买理财产品的因素分析——以杨凌示范区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陈敏政;;基于消费理论对拓展农村金融理财影响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财经界;2013年05期
7 彭鸣;李静;;当前陕南农民理财信息需求分析[J];商业经济;2012年18期
8 徐侃;王玲玲;蒋华玲;杨贵元;;浙江省农村理财市场拓展的调查研究——以浙江安吉县为例[J];企业导报;2012年13期
9 郑兰祥;程跃玲;郑飞鸿;;论农村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发展[J];对外经贸;2012年02期
10 蔡茂祥;;理财下乡服务农民[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伊莱;周小平;李廷明;;农村金融理财探讨[J];西南金融;2009年06期
2 吴庆念;;我国农村金融理财的困境及其对策[J];浙江金融;2008年06期
3 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阳;王春;;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行为偏好研究[J];特区经济;2014年04期
2 李恩会;马凤才;;农村金融供求主体借贷行为偏好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3 周春生;梅建平;;行为型操纵[J];金融研究;2010年01期
4 屈文洲;;行情公告牌的信息含量与交易者行为偏好——来自电子限价委托交易系统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4期
5 张锐;;消费金融:廓清迷雾与回归正道[J];中关村;2019年06期
6 郭栋;;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发行永续债行为偏好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2019年10期
7 张娅;;从“2·27”到“5·30”:中国股市的非理性繁荣[J];商务周刊;2007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骍琪;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用户支付行为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王雪佳;我国联合投资的地域聚集、行为偏好及网络结构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3 张燕;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行为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4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87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