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中国金融排斥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23:31
   金融排斥是指某些群体由于自身因素或其他外部因素从而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一种现象。金融排斥最早是金融地理学的研究领域,随后逐渐与经济学、社会学产生交叉,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议题。上个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选择性关闭偏远落后地区的金融机构是金融排斥产生的根源。普惠金融政策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规划,在缓解金融排斥、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数字普惠金融这一概念逐渐得到政府及金融排斥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来缓解金融排斥已是普惠金融战略的新模式。在此大背景之下,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对我国金融排斥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本文对金融排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确认了金融排斥的评价维度—评估排斥、自我排斥、价格排斥、条件排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金融排斥之间的关系。其次,利用全国286个城市的金融机构的数量对我国金融排斥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地理排斥指数在0.127-0.762之间,总体上有所缓解,但各城市间的地理差异性依旧明显。此外,还利用城乡居民收入数据及CFPS数据集中的收入数据与金融排斥指数进行对比,结果也表明我国金融排斥存在地理差异性。接下来,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研究了个体的数字化倾向对金融排斥四个维度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拥有数字化倾向性能显著降低自我排斥及价格排斥程度,对评估排斥及条件排斥则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性别、学历、户口属性、工作收入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理解能力、普通话说熟练程度、是否有借款被拒经历也是金融排斥的显著影响因素。随后从金融排斥整体性出发,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研究了数字化倾向对金融排斥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有数字化倾向能显著正向促进个人持有的金融产品价格,其平均处理效用为2607.09。最后,本文提出了解决金融排斥问题的政策建议,认为通过数字技术缩小城市间金融环境的地理差异性、提高群众数字普惠金融的知识素养、创建松紧有度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机制是重要举措。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32
【部分图文】:

学历,比例,文盲


图 4-1 评估排斥及自我排斥群体的学历特征从图 4-1 可以看出,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人群中,发生评估排斥的比例要小于发生自我排斥的比例。但随着学历的提升,自我排斥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评估排斥下降幅度微小,但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在学历最低的文盲/半文

比例,特征对


图 4-2 评估排斥和自我排斥群体的信任程度特征从图 4-2 可以看出,信任程度特征为“大多数人值得信任”和“要越小心越好”的人群中,发生评估排斥的比例均大于发生自我排斥的比例。但在信任程度特征为“要越小心越好”的人群中,发生两个排斥的比例都略高于信任程度特征为“大多数人值得信任”的人群。这说明信任程度特征对发生评估排斥

户口,智力水平


评估排斥和自我排斥群体的户口特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瑾璞;黄亭亭;汪天都;张韶华;王瑱;;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及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5年04期

2 张国俊;周春山;许学强;;中国金融排斥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4年12期

3 王海军;王念;戴冠;;“普惠”金融背景的互联网金融——理论解构与政策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李春霄;贾金荣;;我国金融排斥程度研究——基于金融排斥指数的构建与测算[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5 王修华;贺小金;徐晶;;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总体评价、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部金融;2012年01期

6 高沛星;王修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4期

7 瞿雯雯;;金融排斥研究及其治理[J];甘肃金融;2010年02期

8 谭露;;基于交易费用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01期

9 王修华;马柯;王翔;;关于我国金融排斥状况的评价[J];理论探索;2009年05期

10 谭露;;基于供给偏好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本文编号:2879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879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2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