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效金融监管制度之构建
【文章目录】:
一、金融监管制度供给均衡与失衡
(一)金融监管的需求
(二)金融监管制度供给失衡的表现
(三)有效金融监管制度需解决的四对矛盾
二、金融系统复杂性与金融监管体制的整体性
(一)系统复杂性对金融监管模式整体性的要求
1. 主要金融监管模式的嬗变逻辑
2.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确立:“有利监管目标最优实现”原则
(二)引入认知局限对复杂金融监管的约束
三、金融系统复杂性与金融监管制度的一致性
(一)如何遵循“监管目标一致性”之原则
1. 以统一的监管目标界定监管对象
2. 以统一的监管目标促进监管协调
(二)有效监管之关键:对法定监管目标的准确理解
1.“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并非否定金融风险
2.“提高金融市场效率”重在“公平有效竞争”
3.“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倾斜与适度
四、金融系统动态性与金融监管的前瞻性和谦抑性
(一)系统动态性对金融监管制度前瞻性的要求
(二)系统动态性对金融监管谦抑性的要求
五、金融系统开放性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化和国别性
(一)金融系统开放性对监管国际化的要求
1. 金融系统全球化下的监管标准化趋势
2. 金融系统开放与监管国际协调和合作
(二)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标准化与金融市场的国别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金融研究;2015年08期
2 杨东;;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2015年03期
3 綦相;;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启示[J];金融研究;2015年02期
4 梁清华;;论我国合格投资者法律制度的完善——从法定条件到操作标准[J];证券市场导报;2015年02期
5 王兆星;;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变革——银行监管改革探索之七[J];中国金融;2015年03期
6 林越坚;;金融消费者:制度本源与法律取向[J];政法论坛;2015年01期
7 王兆星;;金融综合经营与分业监管变革——银行监管改革探索之五[J];中国金融;2014年23期
8 沈伟;;中国的影子银行风险及规制工具选择[J];中国法学;2014年04期
9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金融机构投资者合格性问题研究——基于河南省121家市场成员的调查[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年06期
10 安德烈亚斯·冯·阿尔诺;刘权;;欧洲基本权利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以比例原则为例[J];比较法研究;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恭政;;比例原则下侵犯金融消费者信息的刑法规制——基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教义学阐释[J];网络法律评论;2017年01期
2 刘岳川;姚幸阳;;股权众筹发行豁免制度论析[J];经济法学评论;2017年01期
3 Jianguo Xu;;China's Internet Finance: A Critical Review[J];China & World Economy;2017年04期
4 朱玲;;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学——2014年度中国金融服务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J];金融服务法评论;2015年00期
5 齐岳;张博;杨玉晨;;新常态下我国外资银行的公司治理对银行监管的启示——以摩根大通为例[J];中国商论;2015年30期
6 徐英军;;网贷平台发行小额债权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研究——以“安稳盈”系列产品为例[J];管理工程师;2015年06期
7 阮祝军;梁春程;;民间票据贴现的刑事风险和法律规制研究[J];犯罪研究;2015年06期
8 敬翠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研究[J];商;2015年47期
9 丁敬雯;刘远;;江苏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策略和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10 徐英军;;网贷平台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规制[J];证券法苑;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平;石午光;;数字加密货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金融研究;2015年01期
2 康会欣;;抗癌公社的众保梦[J];大众理财顾问;2014年10期
3 陆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农村金融;2014年16期
4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8期
5 王国刚;;从互联网金融看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新趋势[J];红旗文稿;2014年08期
6 张东平;赵宁;;民间融资的立法规制梯度及刑事法边界——以类型化的融资风险等级划分为依托[J];政治与法律;2014年04期
7 吴晓求;;互联网金融的逻辑[J];中国金融;2014年03期
8 吴晓求;;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J];财贸经济;2014年01期
9 谢平;刘海二;;ICT、移动支付与电子货币[J];金融研究;2013年10期
10 岳彩申;;民间借贷的激励性法律规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朝峰;秦聪;;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0年04期
2 孙南申;彭岳;;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的政策与法律措施——以中国金融安全保障为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李雪静;;“金融市场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述评[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陈松林;区域金融安全及监管目标模式[J];中国金融;2000年02期
5 朱小川;;浅析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J];新金融;2010年03期
6 金山,王安;论有效金融监管[J];投资研究;1999年03期
7 陈宇;杨新兰;;新加坡金融监管的“预应性”变革[J];中国银行业;2015年10期
8 刘志岩,蔡赤萌;香港新加坡金融市场比较[J];亚太经济;1991年04期
9 叶雪芳;金戈;;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及启示[J];浙江经济;1999年09期
10 刘亚夫;香港金融监管制度及其启示[J];江苏金融;199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中金融监管制度优化与金融结构协调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陈阳;中国有效金融监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纪琼骁;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D];武汉大学;2005年
4 丁茗;金融监管制度博弈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5 傅立文;信息、激励与金融监管制度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6 臧慧萍;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演进[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忠生;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蒋海玲;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9 崔鸿雁;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王冬生;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晓敏;次贷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李胜博;20世纪40-90年代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演变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3 张艳;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D];复旦大学;2011年
4 赵春江;金融监管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陈凤芝;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容错性与合法性[D];温州大学;2019年
6 肖楠;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D];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19年
7 白梦迪;“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国家金融监管制度的比较[D];吉林大学;2018年
8 曹蔚;俄罗斯金融监管制度的演变、改革及启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
9 谷志峰;金融危机视角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10 程炜博;日本金融监管制度及其改革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5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88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