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08 20:5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影子银行高速增长背后的风险暴露和监管缺位,影子银行逐渐成为全球研究的焦点。我国的影子银行依附商业银行而存在,与商业银行既合作又竞争。影子银行产品具有高收益、强流通、强变现特性,商业银行在逐利动机的趋势下分流资金投向影子银行,获取高回报,导致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影子银行丰富化、高收益的投资工具吸纳居民储蓄,减少公众手持通货进而降低基础货币。同时影子银行作为间接融资机构,鉴于金融媒介层级的增加,高利率特性带动市场利率的上升。因此影子银行从影响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和利率角度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逐年上涨,根据穆迪公布的我国影子银行数据,2011年到2016年影子银行规模从19.2万亿上涨到64.5万亿,年均增长率超过47%。影子银行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加杠杆经营、隐蔽资金输送、资金违规投向禁止领域等问题逐渐暴露,引起监管当局的重视。2016年9月3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16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开展专项整治。在强监管下,影子银...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论文流程图

理财产品,中国银行业,银行,情况


将着重介绍影子银行在我国的主要类型; 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资产、影子银行核心业务、互联网金融、民间金融。2.3.1 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商业银行主要创收来源和规避监管的方式,商业银行一直加强这方面创新,但监管力度近年不断加强,引导商业银行回归传统主营业务,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长逐渐得到遏制。2011 至 2015 年,银行理财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50%,2016 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增速有所下降,为 23.63%。2017 年银行业理财产品增速进一步下降,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截至 2017 年底,全国共有 562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 9.35 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 29.54 万亿元,较年初增加 0.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9%,全年增速同比下降 21.94 个百分点,月度同比增速曾连续 8 个月下降。

资金配置,银行,情况,信托资产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图 2-2 银行理财资金配置情况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标准化资产是银行理财资金配置的主要资产,债券、银行存款、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等标准化资产共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 67.56%,其中债券是理财资金配置的最重要的一类资产,截至 2017 年底,债券资产配置比例为 42.19%。2.3.2 信托资产信托资产也是我国影子银行的重要部分,也是商业银行资产变相转移的重要通道。2017 年三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已达 24.41 万亿元,季度同比增速达 34.33%。信托特色业务中银信合作 5.4 亿元,占比 22.27%,证券投资信托中银信合作余额2.2 亿元,占比 64.4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与影子银行:来自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经验证据[J]. 张嘉明,王垚,李宝伟,张云.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7(05)
[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吗——基于信贷渠道的视角[J]. 段梅.  当代财经. 2017(06)
[3]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与股票市场的交互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李戎,钱宗鑫,孙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03)
[4]中国影子银行产生原因及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J]. 赵雨馨.  全国商情. 2016(14)
[5]“新常态”下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的新视角[J]. 刘金全,解瑶姝,龙威.  经济问题. 2016(03)
[6]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发展与风险承担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分析[J]. 胡利琴,陈锐,班若愚.  金融研究. 2016(02)
[7]我国影子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与实证研究[J]. 宋巍.  商业研究. 2015(12)
[8]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利率传导与货币政策调控[J]. 许少强,颜永嘉.  国际金融研究. 2015(11)
[9]我国汇率制度弹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基于SF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杨柳,黄婷.  管理评论. 2015(07)
[10]影子银行、信贷传导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一个基于微观视角的研究[J]. 王铭利.  中国软科学. 2015(04)



本文编号:2905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905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