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三元悖论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弹性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03:00
随着汇率弹性的逐渐增强,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名义锚的作用将会逐渐下降,而作为隔绝外部冲击的缓冲器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则会相应增强。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被表述为"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尽管我国并未明确将汇率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运用了对冲干预手段来避免八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随者人民币向区域货币和国际货币逐步转型,中国将更加受困于"三元悖论"即逐渐开放的资本账户、稳定的汇率和利率政策有效性无法并存的局面。因此从宏观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稳定以及货币政策工具协调发展角度看,对人民币汇率弹性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尝试性的将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三元悖论和汇率目标区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对汇率弹性、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现实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元货币汇率弹性以及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弹性进行了数据分析并运用实证分析法进行了合理性检验;随后在对汇率弹性有效波动空间建立模型并求解后,选取相关数据运用TVP-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5边际干预汇率目标区的汇率行为??(3)粘性价格??
在华直接投资,资本和金融项目已经由顺差开启逆差模式,国际收支顺差形势逐渐得到缓??解,国际收支盈余过多的情况得到改善。中国经常项目占国内经济总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峰值10.1%下降到2014年的2.1%,国际收支结构基本平衡(图3.1)。国际收支是??影响外汇汇率因素中最直接、长期的经济因素,因此国际收支平衡是人民币汇率泣到合理??水平的最有力证明。???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营理局???经常项目顺差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营理局,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按照IMF标准,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的合理范围在4%W内。??40??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与此同时可W看到,2014年中国资本流动占GDP的比重在国际上属于偏局水平,仅次??于日本、欧元区和美国。与美国资本流动占邸P比重11%相比,中国资本流动占GDP比例??的10%已经明显偏高(图3.?3)。??1邊":r:?'?-睡??13?-?;?■??I?1圓壓国??《叫^■?I?■?F?■?■??r:?111?M?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流动性与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效果研究[J]. 王小叶,赵昕东,蔡璐. 宏观经济研究. 2015(05)
[2]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差异的原因研究[J]. 朱孟楠,张雪鹿. 国际金融研究. 2015(05)
[3]欧元区及德国汇率错位问题研究[J]. 王玉柱. 世界经济研究. 2015(04)
[4]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中货币篮子权重的测算及其与最优权重的比较[J]. 谢洪燕,肖明,贺方毅. 世界经济研究. 2015(03)
[5]美联储货币政策演进[J]. 益言. 中国金融. 2015(06)
[6]扩展三元悖论视角下的印度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J]. 沈军,吴晓敏,胡元子. 国际金融研究. 2015(03)
[7]反市场预期的人民币汇率操作能有效遏制短期资本流入吗?——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潘敏,唐晋荣. 国际金融研究. 2015(02)
[8]外国经济波动、资本流动与汇率调整[J]. 范言慧. 财贸经济. 2015(02)
[9]三元悖论还是二元悖论——基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最优汇率制度选择[J]. 范小云,陈雷,祝哲. 经济学动态. 2015(01)
[10]探寻中国货币政策的规则体系:多目标与多工具[J]. 伍戈,刘琨. 国际金融研究. 2015(01)
本文编号:2929061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5边际干预汇率目标区的汇率行为??(3)粘性价格??
在华直接投资,资本和金融项目已经由顺差开启逆差模式,国际收支顺差形势逐渐得到缓??解,国际收支盈余过多的情况得到改善。中国经常项目占国内经济总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峰值10.1%下降到2014年的2.1%,国际收支结构基本平衡(图3.1)。国际收支是??影响外汇汇率因素中最直接、长期的经济因素,因此国际收支平衡是人民币汇率泣到合理??水平的最有力证明。???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营理局???经常项目顺差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营理局,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按照IMF标准,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的合理范围在4%W内。??40??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与此同时可W看到,2014年中国资本流动占GDP的比重在国际上属于偏局水平,仅次??于日本、欧元区和美国。与美国资本流动占邸P比重11%相比,中国资本流动占GDP比例??的10%已经明显偏高(图3.?3)。??1邊":r:?'?-睡??13?-?;?■??I?1圓壓国??《叫^■?I?■?F?■?■??r:?111?M?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流动性与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效果研究[J]. 王小叶,赵昕东,蔡璐. 宏观经济研究. 2015(05)
[2]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差异的原因研究[J]. 朱孟楠,张雪鹿. 国际金融研究. 2015(05)
[3]欧元区及德国汇率错位问题研究[J]. 王玉柱. 世界经济研究. 2015(04)
[4]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中货币篮子权重的测算及其与最优权重的比较[J]. 谢洪燕,肖明,贺方毅. 世界经济研究. 2015(03)
[5]美联储货币政策演进[J]. 益言. 中国金融. 2015(06)
[6]扩展三元悖论视角下的印度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J]. 沈军,吴晓敏,胡元子. 国际金融研究. 2015(03)
[7]反市场预期的人民币汇率操作能有效遏制短期资本流入吗?——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潘敏,唐晋荣. 国际金融研究. 2015(02)
[8]外国经济波动、资本流动与汇率调整[J]. 范言慧. 财贸经济. 2015(02)
[9]三元悖论还是二元悖论——基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最优汇率制度选择[J]. 范小云,陈雷,祝哲. 经济学动态. 2015(01)
[10]探寻中国货币政策的规则体系:多目标与多工具[J]. 伍戈,刘琨. 国际金融研究. 2015(01)
本文编号:2929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92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