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从区块链技术视角探究供应链自金融模式

发布时间:2021-01-04 10:06
  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正逐步成为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多重主体共同参与的复杂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作用,成为企业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但能否得到资金支持完全取决于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能力。由于核心企业在现有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难以获得所需要的利益,缺乏参与动力,因此,需要对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再创新,以解决当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痛点。针对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困境,通过供应链金融与金融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可实现供应链自金融模式发展。 

【文章来源】:财会月刊. 2020年1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从区块链技术视角探究供应链自金融模式


基于区块链票据的供应链自金融模式

模式图,数据分析,供应链,模式


由图2可知,在此供应链自金融模式中共存在三种融资模式,分别为同级别融资模式(1)、同上下游非同级融资模式(2)以及非上下游非同级融资模式(3)。在融资模式(1)下,由于融资企业属于同一层级,借款企业将具有较高的信用,在区块链数据分析的协助下,可以实现企业间的借贷;在融资模式(2)下,由于借贷双方属于上下游关系,因此在区块链数据分析的协助下也可以快速实现企业间的借贷;在融资模式(3)下,由于借贷双方属于非上下游非同级关系,因此该模式下不仅需要区块链数据分析的协助,也需要融资企业的上游和上层级企业为其提供证明,以提升融资企业的信用水平。具体而言:模式(1)属于同级别企业间的融资借贷。“下一级企业”都是核心供应商,不仅具有较高的信用水平,也具有较高的信用抵押资产。因此,该级别的企业可以向同级别企业提供贷款,风险较低,其质押品为“下一级企业”的应收账款。模式(2)是不同级别且无分叉的企业间贷款。“下一级企业”向“下二级企业”提供贷款,但是“下二级企业”缺乏抵押物,因此贷款的利率较高。模式(3)是不同级别且有分叉的企业间贷款,即“下一级企业”和“下二级企业”之间并没有业务往来,“下一级企业”对“下二级企业”的发展水平及具体经营状况不了解。因此,模式(3)中“下一级企业”存在较大借贷风险且风险大小难以把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块链金融应用场景的可延展性剖析[J]. 谢智勇.  财会月刊. 2019(07)
[2]基于“互联网+”背景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发展研究[J]. 徐鹏杰,吴盛汉.  经济体制改革. 2018(05)
[3]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J]. 朱兴雄,何清素,郭善琪.  中国流通经济. 2018(03)
[4]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新思路[J]. 吴睿,邓金堂.  企业经济. 2018(02)
[5]区块链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研究[J]. 卢志强,葛新锋.  西南金融. 2018(02)
[6]金融智能化发展:动因、挑战与对策[J]. 乔海曙,王鹏,谢姗珊.  南方金融. 2017(06)
[7]区块链与保险创新:机制、前景与挑战[J]. 许闲.  保险研究. 2017(05)
[8]区块链技术创新下数字货币的演化研究:理论与框架[J]. 庄雷,赵成国.  经济学家. 2017(05)
[9]“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前景展望[J]. 鲜京宸.  财会月刊. 2017(14)
[10]区块链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 乔海曙,谢姗珊.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7(03)



本文编号:2956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956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5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