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中国股市和债市间避险对冲效应及其定价机制

发布时间:2022-02-12 20:50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全球第二,表现出全球"避风港"的潜力,研究这两个大类资产间避险对冲效应,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对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条件协偏度和协峰度来刻画一种资产风险变大和出现极端风险的情况下另一个市场是否具有对冲功能,并检验这种避险对冲效应是否影响股票和国债的风险溢价。结果发现,当一种资产对另一资产的条件协偏度下降和条件协峰度上升时,其预期收益会随之上升,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之间可以互相对冲风险,其跨市场定价机制符合偏度偏好和峰度厌恶假设。比较分析国债期货重新上市交易前后样本,可以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股票和国债市场间避险对冲效应有所加强。本文还将研究拓展至期货市场,发现国债现货能够对冲股票期货市场的波动性和极端风险,但相互避险的作用在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市场之间、其他现货和期货交叉市场间并不显著。这些发现为监管部门继续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放开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交易的管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 2020,55(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文献综述和本文贡献
    (一)文献综述
    (二)本文贡献
三、 实证模型的设定
    (一)双变量、两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
    (二)条件矩和协矩(conditional moments and co-moments)
    (三)条件协偏度和条件协峰度对预期收益的影响
四、 数据和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要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和进一步分析
五、 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中国经济学笔谈[J]. 张军,洪永淼,郭庆旺,欧阳峣,吕炜,唐未兵.  经济学动态. 2020(07)
[2]中国利率市场的价格发现——对国债现货、期货以及利率互换市场的研究[J]. 张劲帆,汤莹玮,刚健华,樊林立.  金融研究. 2019(01)
[3]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与外部冲击[J]. 杨子晖,周颖刚.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2)
[4]我国A股市场与美股、港股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信息溢出视角[J]. 李红权,洪永淼,汪寿阳.  经济研究. 2011(08)
[5]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溢出效应研究[J]. 王茵田,文志瑛.  金融研究. 2010(03)
[6]利率期限结构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与实证分析[J]. 刘金全,郑挺国.  经济研究. 2006(11)
[7]中国股市与世界其他股市之间的大风险溢出效应[J]. 洪永淼,成思危,刘艳辉,汪寿阳.  经济学(季刊). 2004(02)



本文编号:3622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622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2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