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杠杆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民营企业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2-05-08 11:33
就2016年实施的去杠杆政策对民营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2016—201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去杠杆政策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第二,去杠杆政策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影响不明显,但是显著提高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第三,去杠杆政策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短期负债水平,而短期负债水平降低提高了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研究结论对于评估去杠杆政策的经济效应和进一步完善去杠杆政策具有一定启示。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识别策略
第一,构造方法。
第二,构造依据。
(二)双重差分模型设定
(三)计量模型设定
(四)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1.数据来源
2.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去杠杆政策对民营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二)去杠杆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三)机制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一)安慰剂检验
(二)重新构造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排除其他全国性事件的影响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僵尸企业与货币政策降杠杆[J]. 刘莉亚,刘冲,陈垠帆,周峰,李明辉. 经济研究. 2019(09)
[2]去杠杆背景下的流动性危机研究[J]. 杨雪峰. 世界经济研究. 2018(11)
[3]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中居民部门可以加杠杆吗[J]. 刘哲希,李子昂.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0)
[4]“一带一路”倡议降低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吗[J]. 孙焱林,覃飞. 国际贸易问题. 2018(08)
[5]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重点与趋势观察[J]. 陈小亮,陈彦斌. 改革. 2018(07)
[6]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J]. 潘敏,袁歌骋. 财贸经济. 2018(06)
[7]货币政策与异质性企业杠杆率——基于纵向产业结构的视角[J]. 汪勇,马新彬,周俊仰. 金融研究. 2018(05)
[8]结构性去杠杆:进程、逻辑与前景——中国去杠杆2017年度报告[J]. 张晓晶,常欣,刘磊. 经济学动态. 2018(05)
[9]金融去杠杆的本质与实现条件[J]. 郭祎. 改革. 2018(04)
[10]稳增长与去杠杆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J]. 刘伟江,王虎邦,林晶.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3)
本文编号:3651582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识别策略
第一,构造方法。
第二,构造依据。
(二)双重差分模型设定
(三)计量模型设定
(四)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1.数据来源
2.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去杠杆政策对民营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二)去杠杆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三)机制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一)安慰剂检验
(二)重新构造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排除其他全国性事件的影响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僵尸企业与货币政策降杠杆[J]. 刘莉亚,刘冲,陈垠帆,周峰,李明辉. 经济研究. 2019(09)
[2]去杠杆背景下的流动性危机研究[J]. 杨雪峰. 世界经济研究. 2018(11)
[3]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中居民部门可以加杠杆吗[J]. 刘哲希,李子昂.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0)
[4]“一带一路”倡议降低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吗[J]. 孙焱林,覃飞. 国际贸易问题. 2018(08)
[5]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重点与趋势观察[J]. 陈小亮,陈彦斌. 改革. 2018(07)
[6]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J]. 潘敏,袁歌骋. 财贸经济. 2018(06)
[7]货币政策与异质性企业杠杆率——基于纵向产业结构的视角[J]. 汪勇,马新彬,周俊仰. 金融研究. 2018(05)
[8]结构性去杠杆:进程、逻辑与前景——中国去杠杆2017年度报告[J]. 张晓晶,常欣,刘磊. 经济学动态. 2018(05)
[9]金融去杠杆的本质与实现条件[J]. 郭祎. 改革. 2018(04)
[10]稳增长与去杠杆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J]. 刘伟江,王虎邦,林晶.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3)
本文编号:3651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65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