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体征、泡沫风险衍生与规制逻辑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体征、泡沫风险衍生与规制逻辑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金融 PP平台 债权式直接金融 政府规制 认知逻辑
【摘要】: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平台,以其"债权式直接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功能实现模式的创新金融体征,改变了金融资本循环形式和周转规律,对于推进中国金融格局"蝶变"、探寻小微企业融资新路径等确有裨益。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诞生到受追捧,进而失序发展再到当下泡沫欲裂之状况,是其实然状态与其应然状态严重背离的结果,与负面清单背景下的"法外治权"有关。行业健康发展亟待监管制度安排本身的合秩性并有效实施。调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虽被定位"信息中介",但难褪其"信用中介"之本色,其风险典型具备金融风险范畴特征,因此将其纳入到金融监管范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规制之合秩逻辑。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PP平台 债权式直接金融 政府规制 认知逻辑
【基金】:广东省打造“理论粤军”重点课题“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研究”(WT1402) 广东省高等院校创新强校工程“区域金融政策创新研究团队”(2014WCXTD005) 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协同创新”课题(16XT05) 区域金融政策重点研究基地的资助
【分类号】:F724.6;F832
【正文快照】: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创新了金融功能的实现模式,对于促进中国金融格局“蝶变”和拓展小微企业融资途径而言,开卷有益。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平台,自诞生到倍受热捧、再到超常态发展,直至当下霍布斯丛林之行业失序状态,蕴含着参与各方主体对于互联网金融应然状态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黎波;;非常规人才发现、培养和使用的战略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建军;;逻辑全能问题与动态认知逻辑[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2 郭美云;;一般群体知识的多主体认知逻辑[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3 刘奋荣;;外界信息如何改变我们的知识、信念和偏好?[A];2007年现代逻辑与逻辑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夏妍;张敏强;;认知逻辑研究概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郭美云;;“和积之谜”的动态认知逻辑分析[A];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学立;董英东;;我国概率动态认知逻辑研究简况[A];第一次南开逻辑学专业学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唐晓嘉;陈树文;;认知逻辑的几个语义问题分析[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熊立文;;用认知逻辑刻画简单枚举法[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美云;带有群体知识的动态认知逻辑[D];北京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轶;认知逻辑的动态化理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刘珂;动态认知逻辑发展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3 熊尚聪;论认知逻辑在刻画实际认知过程中的困境与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4 程莉;概率动态认知逻辑初探[D];西南大学;2009年
5 周广强;解释诊断在动态认知逻辑中的研究与实现[D];中山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64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564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