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鸟”现象下T族公司“2-1-2”模式探微——基于沪深T族公司2014~2016年数据
本文关键词:“不死鸟”现象下T族公司“2-1-2”模式探微——基于沪深T族公司2014~2016年数据
更多相关文章: “不死鸟”现象 T族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模式
【摘要】: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运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以19家利用"2-1-2"策略模式达到"不死鸟"状态的典型T族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该类公司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2-1-2"策略模式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T族公司"2-1-2"策略模式的成因进行多层次分析,即分析会计制度、地方政府、退市指标等方面的缺陷,提出相应建议与措施,以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不死鸟”现象 T族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模式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占永红(副教授),彭婷一、引言证券市场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有效融资的安全渠道,同时也是推动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证券市场暴露出许多问题,其长远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股票市场尤为突出。股票市场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市公司广泛吸收社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峰;;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盈利的影响——基于深市上市公司2008~2010年数据[J];财会月刊;2012年16期
2 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3 杨新春;;非经常性损益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5期
4 韩莉;;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探讨[J];商;2012年06期
5 彭晓辉;;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9期
6 何小松;;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市公司摘帽行为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7 崔奇;;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4年17期
8 赵相华;;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状况研究——基于2007年沪市400家上市公司年报的案例分析[J];财政监督;2009年04期
9 王凡;张建强;;06准则背景下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盈余的影响——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10 徐先知;;基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应计异象分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J];财经论丛;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科铜都粉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许友亮;浅谈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N];安徽经济报;2007年
2 秦洪;非经常性损益“搅动”半年报净利润[N];证券日报;2007年
3 徐锐;非经常性损益占比降至4.96%[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璐;提防季报非经常性损益“添彩”陷阱[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中信建投研发部 田东红;非经常性损益为上市公司盈利贡献3.64%[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璐;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比明显下降[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记者 何安;非经常性损益:整体增长近六成,增速超净利[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谢闻麒;非经常性损益新规对08年报影响有限[N];中国证券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周松林;去年沪市115家公司靠非经常性损益避免亏损[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记者 林建荣;非经常性损益:财务扭亏的神来之笔[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桂林;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范晶威;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含量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3 王银娟;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质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刘颖;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5 梁丽;沪市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6 陈晓娟;*ST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摘星”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7 刘晓;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8 陶然;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含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何冰倩;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10 朱根云;非经常性损益持续性及价值相关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00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80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