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导致了金融危机后的我国“货币迷失”现象——国内原因分析与国际经验借鉴
发布时间:2017-09-12 14:01
本文关键词:什么导致了金融危机后的我国“货币迷失”现象——国内原因分析与国际经验借鉴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M2/GDP的大幅增加并未引发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存在着"货币迷失"现象。本文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供给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输入型紧缩等是导致"货币迷失"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房地产资产泡沫等原因使得资金无法流入实体经济,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扭曲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推手。从全球来看,日本、美国等在实施货币宽松尤其是量化宽松政策后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货币迷失"并不是中国孤例。本文研究表明,现实经济发展要求货币政策进行理论创新,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不能只关注总量调控,更需要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合理搭配税收、国企改革、金融监管等其他政策。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M/GDP 通货膨胀 货币迷失 国际经验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新常态背景下江苏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研究”(14JD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战略转变及发展路径研究”(16BJL052)
【分类号】:F822.2
【正文快照】: 引言 根据传统货币理论,货币供给量M2增速超过GDP增速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但我国M2/GDP比例的大幅提升没有引起通货膨胀,即存在所谓的“货币迷失”现象。与此同时,我国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资产(房地产)价格泡沫现象,很多人将这种房价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静婷;;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国企红利上缴机制合理性分析[J];中国物价;2014年07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837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83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