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制度与国际货币——人民币崛起的国际政治基础
本文关键词:伙伴、制度与国际货币——人民币崛起的国际政治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人民币崛起 货币伙伴网络 国际制度体系 政治领导 货币外交
【摘要】:国际货币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市场现象,还有赖于坚实的国际政治基础。英镑、美元、欧元和日元这四种主要国际货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强大的货币伙伴网络和有利的国际制度体系,是国际货币形成稳固地位的两大国际政治基础。作为一种后发货币,人民币欲崛起为全球货币舞台上的主要币种,除了需要相关经济条件之外,还需要通过政府外交力量争取更多的货币合作伙伴和创建支持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国际制度体系,以夯实人民币崛起的国际政治基础。而无论是搭建国际货币的伙伴网络还是创立国际货币的制度体系都是对国际货币发行国政治领导能力的考验。这种政治领导能力包括基于信誉塑造的公信力、基于利益供给的向心力和基于制裁实施的强制力三个维度。相比之下,由于当下人民币还处于货币崛起的初步阶段,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国际政治基础建设更加需要通过信誉塑造发挥公信力和利益供给发挥向心力。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人民币崛起 货币伙伴网络 国际制度体系 政治领导 货币外交
【分类号】:F832.6
【正文快照】: 国际经济活动的大规模展开,需要一种或若干种被普遍认可的国际货币(international currency)来充当国际交易的媒介。国际体系因没有一个权威和中立的世界政府,无法根据现实的经济需要来发行和管理国际货币,因此,在主权国家内部流通的、有信誉的国民货币(national currency,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民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J];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2 刘兵勇;国际货币运行协调的局限性及其完善[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06期
3 郑少贞;国际货币的演变及其特点[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方琢;;国际货币的交易职能分析初探[J];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03期
5 ;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呼吁 多哈回合力争年底前达成协议[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6年11期
6 韩宝兴;;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政治和经济前提[J];国际融资;2009年03期
7 杨雪峰;;国际货币的决定因素及人民币国际化研究[J];求是学刊;2009年04期
8 张兰;;国际货币体系的属性——基于国际货币契约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9 马煜婷;;国际货币新格局:后美元时代的货币博弈[J];经济;2011年06期
10 刘玲;;国际货币竞争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博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竹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际货币战略的演变[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卢锋;;追赶-危机-变革——国际货币演变历史透视与现实改革[A];2009年春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7期)[C];2009年
3 丁剑平;楚国乐;;对“特里芬两难”国际货币形成的检验——对贸易逆差的动态解读[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牛娟娟;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二十七届部长级会议[N];金融时报;2013年
2 记者 李岚;国际货币会议2013年年会在沪召开[N];金融时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陈昆才;国利“迎战”国际货币经纪[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邱林;人民币离国际货币有多远[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童海华;建立公平、有效、合理的国际货币新秩序[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记者 于舰;人民币将在开放中成就国际货币[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部;欧债危机与国际货币多元化体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8 记者 李正信;国际货币基金紧急救援拉美国家[N];经济日报;2001年
9 张若斌;上海国际货币经纪公司成立[N];证券时报;2007年
10 记者 徐启生;世行称人民币10年后将成为国际货币[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海燕;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协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陈如;国际货币秩序的演化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李莉莎;从国际合作困境看《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变革思路[D];暨南大学;2009年
4 王宇哲;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性及治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5 于学伟;基于需求视角的货币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徐扬;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伟国;欧元生成机制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峥;从英磅到美元:国际货币霸权转移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2 张晓萌;基于MIU模型的国际货币惯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Caleb Jackson;国际货币组织中的古巴:不止是与美国的对抗[D];吉林大学;2016年
4 王英;欧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金龙;国际货币合作的成本与收益博弈[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宏伟;国际货币竞争力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7 丁丹;当代国际货币格局特点及其发展趋势[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许玉宾;国际货币协调机制的发展趋势[D];外交学院;2011年
9 王健;国际货币竞争的决定因素分析[D];外交学院;2012年
10 吕想;基于货币基本职能的国际货币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1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86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