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空气滞留区温度分布测试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15:36
空气滞留会造成室内温度能量失衡,为了及时获取准确的温度分布结果,提出基于SA-ELM的空气滞留区温度分布测试方法。建立温度基准区域模型,设置室内主体区域温度分布状况,将太阳辐射热推导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引入模型中,获取室内壁面及边界层温度平均值,得到空气滞留区气流运动量与室内全局温度参数;分析室内温度能量平衡情况,建立结构能量平衡公式,从而确定每个边界条件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利用平稳估计方法构建基于L1范数的目标泛函,使用模拟退火算法(SA)求解目标泛函,获得网格下的温度分布,参考温度分布结果,通过极限学习机(ELM)测试空气滞留区温度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测试结果精度较高,有助于解决室内温度能量失衡的问题。
【文章来源】:计算机仿真. 2020,37(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实验目标区域
在上述实验设置下,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优越性,将传统文献[6]方法和文献[7]方法与本文方法进行对比,不同方法测试结果精度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知,采用本文方法对建筑室内空气滞留区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测试,得到的测试结果精度较高。与之相比,文献[6]方法和文献[7]方法得到的温度测试结果精度较低,说明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不能准确体现建筑室内温度,存在较大的偏差。这是因为文献[6]方法和文献[7]方法没有考虑室内各个边界条件对室内滞留区的影响,而本文方法通过建立结构能量平衡公式,能够确定每个边界条件对温度分布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温度测试的精度。
测试耗时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空间建筑夏季喷口送风工况下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试验研究[J]. 蔡宁,王梦迪,李志浩,张东亮,黄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9(05)
[2]基于自发瑞利-布里渊散射测量空气的温度[J]. 商景诚,吴涛,杨传音,毛崎波,何兴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10)
[3]基于增量式PID算法和逆变调功的外层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设计[J]. 代海林,袁伟峰,贺云,张丽丽,张涛.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9(04)
[4]辽南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马良栋,邵妮娜,张吉礼,周超,陈婷婷. 建筑技术. 2019(06)
[5]大空间火灾中屋盖倾角对温度分布的影响[J]. 褚倩,张健,宋志刚,陈磊.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9(04)
[6]触地建筑地面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实测研究[J]. 王丽慧,刘俊,刘俊豪,宋洁,郑懿. 流体机械. 2019(03)
[7]高大空间热分层实测和自然通风潜力分析[J]. 林凯,童艳,彭俊欢,霍德凯,王昶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8]西安某商场冬季室内热分层与空调热负荷研究[J]. 郑庆红,李秋实,杨瑞,金振星. 暖通空调. 2018(05)
[9]冬季高层建筑墙体保暖材料优化选取研究[J]. 张洋,汪海洋. 计算机仿真. 2018(03)
本文编号:3063472
【文章来源】:计算机仿真. 2020,37(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实验目标区域
在上述实验设置下,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优越性,将传统文献[6]方法和文献[7]方法与本文方法进行对比,不同方法测试结果精度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知,采用本文方法对建筑室内空气滞留区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测试,得到的测试结果精度较高。与之相比,文献[6]方法和文献[7]方法得到的温度测试结果精度较低,说明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不能准确体现建筑室内温度,存在较大的偏差。这是因为文献[6]方法和文献[7]方法没有考虑室内各个边界条件对室内滞留区的影响,而本文方法通过建立结构能量平衡公式,能够确定每个边界条件对温度分布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温度测试的精度。
测试耗时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空间建筑夏季喷口送风工况下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试验研究[J]. 蔡宁,王梦迪,李志浩,张东亮,黄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9(05)
[2]基于自发瑞利-布里渊散射测量空气的温度[J]. 商景诚,吴涛,杨传音,毛崎波,何兴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10)
[3]基于增量式PID算法和逆变调功的外层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设计[J]. 代海林,袁伟峰,贺云,张丽丽,张涛.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9(04)
[4]辽南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马良栋,邵妮娜,张吉礼,周超,陈婷婷. 建筑技术. 2019(06)
[5]大空间火灾中屋盖倾角对温度分布的影响[J]. 褚倩,张健,宋志刚,陈磊.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9(04)
[6]触地建筑地面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实测研究[J]. 王丽慧,刘俊,刘俊豪,宋洁,郑懿. 流体机械. 2019(03)
[7]高大空间热分层实测和自然通风潜力分析[J]. 林凯,童艳,彭俊欢,霍德凯,王昶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8]西安某商场冬季室内热分层与空调热负荷研究[J]. 郑庆红,李秋实,杨瑞,金振星. 暖通空调. 2018(05)
[9]冬季高层建筑墙体保暖材料优化选取研究[J]. 张洋,汪海洋. 计算机仿真. 2018(03)
本文编号:3063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06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