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青藏高原发现大型冻胀丘群

发布时间:2017-09-20 19:04

  本文关键词:青藏高原发现大型冻胀丘群


  更多相关文章: 黄河源区 冰缘地貌 冻胀丘 冰土丘


【摘要】:在青藏高原黄河源地区多格茸盆地内发现大型冻胀丘群,这些冻胀丘外观多呈穹窿状,有些呈脊状、新月状.盆地内的冻胀丘隆起高度多在3~6 m,最高不超过10 m,水平扩展范围数十米到上百米,最大超过300 m.冻胀丘在盆地内密集分布,众多小型湖塘嵌于其中,分布密度估计5~8个·km-2,局部区域内可达10个·km-2以上.从外观看,多数冻胀丘形态较完整,但有的已经部分塌陷,有的几乎完全塌陷,不同塌陷阶段的冻胀丘在盆地内均有发现.冻胀丘顶部钻孔岩芯揭示高含冰地层从丘顶以下5 m左右一直延续到20多米,局部发育厚层地下纯冰层,厚度可达2 m以上.根据外观形态、地下冰类型判断,这些多年生的冻胀丘属冰土丘(lithalsa),和常见的冰核丘(pingo)有所区别.初步判断,这些冻胀丘形成于全新世大暖期以后的新冰期时期.多格茸盆地冻胀丘群的发现对现行的工程建设及工程建筑物的运营安全、区域古环境、流域水文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黄河源区 冰缘地貌 冻胀丘 冰土丘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1058;41271084)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3)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SKLFSE-ZF-11)资助
【分类号】:P642.14
【正文快照】: 0引言水冻结时发生体积膨胀,地层中水分冻结可以使地面抬升,这种现象叫做冻胀,冻胀的极端形式是使地面鼓起成丘,称为冻胀丘(frost mound).冻胀丘是冻土地区一种常见的冰缘地貌[1-3],其形成是由于地层在冻结过程中发生水分积聚,水分冻结进而产生体积膨胀,导致地表呈现锥状、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国栋;石质冻胀丘[J];冰川冻土;1979年01期

2 王绍令,姚河清;青藏高原清水河两岸的冻胀丘[J];冰川冻土;1981年03期

3 朱诚,宋长青,刘勇;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季节冻胀丘的特征[J];冰川冻土;1990年01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袁伟;漠大线“神州北极”应对冻胀灾害[N];中国石油报;2012年

2 记者 孙兆光;漠大线不怕“冰锥冻胀”[N];中国石油报;2011年



本文编号:889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89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