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6-10-25 19:34

  本文关键词: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核心,经济学的每一个分支的发展,如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等都需要计量经济结论的支持,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表述理论,使用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的结论检验理论和假设。因此,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与应用,就成为经济学科的学生和从事经济和金融研究职业研究人员必备的工具。

计量经济学难教、难学是高校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其主要原因有:其一,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与其他经济学课程比较,必须使用较多的数学和统计学,导致诸如模型设定、估计方法和估计量的性质与分布、假设检验等内容,很难理解得非常清晰与透彻;其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现象的联系似乎不太紧密;其三,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一般还需要更多的课程之外的知识,从这个意义来说,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应重在对基础性计量经济模型和方法的正确理解和延伸,引导和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与研究能力。对于上述的问题,国内外的计量经济学教师,纷纷从改编计量经济学教材和讲述方式人手,使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与社会经济现象及相关数据相联系,与仿真相联系,从而改变计量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关键

经济学是描述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社会科学。计量经济学特别是应用计量经济学则是揭示经济学理论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或者经济行为的数量关系。因此,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是否具有“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资源建设与学生经济学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对经济现象进行观察,能否建立合适的计量经济模型、对模型进行正确的估计和检验,使检验和估计结论准确揭示社会经济现象所蕴含的经济关系,据此评价或检验经济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

计量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与世界上研究发展的水平相比,还有差距。现在,计量经济学已被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快计量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具体而言,为提高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计量经济学人才培养应着重在以下方面。

1.观察和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高等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计量经济学“思维的独创性”,在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实际的社会经济现象,其实质是基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使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实际的经济现象,提出研究的问题。比如,在观察通货膨胀时,应联想到相关的经济理论,进而质疑经济理论能否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我们以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动为例分析始于变动为例2009年下半年的通货膨胀。

我国的经济现象,研究类似于上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2.基于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恰当的计量经济模型或者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应用经济学理论认识经济问题的学习过程。从经济学教科书和文献可以看出,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对于同一种经济现象,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一方面,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实际的社会经济现象也随着社会经济行为和方式的变化而呈现出千变万化。因此,准确地解释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取决于恰当地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使其结果不仅能够准确


  本文关键词: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3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53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