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中国城市化影响碳排放的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2 11:25

  本文选题:城市化 切入点:碳排放总量 出处:《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人口城市化和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趋势,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迁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目前,中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导致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从而引发碳循环失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排放国,分析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演变特征,如何提高碳排放效率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除了探讨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外,还考虑了各省市的碳排放效率,并结合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探讨了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效率间的关系,为各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建议。首先,结合已有研究文献探讨城市化影响碳排放的关联机制,发现城市化既可以直接影响碳排放总量,又可以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消耗、技术进步等影响碳排放。其次,对各省市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并对其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发现我国城市化与碳排放总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之后利用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面板数据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没有明显作用。人均GDP、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均会促进碳排放总量的增长,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总量的抑制作用还相当有限。为进一步探讨城市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基于GML指数的DEA模型测算出碳排放效率,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效率按"东部、中部、西部"逐渐减小。最后,利用Tobit模型分析城市化与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最小。最终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区域经济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global warming have become a tren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migrate to cities, and changes in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have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on climate change. 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stage of urbanization and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urban infrastructure, energy consumption is also increasing, thus causing the carbon cycle imbalance. China has become the first emitter in the world,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arbon emission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China.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his paper not o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 but also considers the efficiency of carbon emission in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and combines with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China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different regions. It is found that urbanization can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he total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s, but also affect carbon emissions through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otal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nometric models, 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the three major regions of China, the east, the middle and the w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ha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whil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n the western region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promote the growth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will have a rather limited effect on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This paper uses the DEA model based on GML exponent to calculate the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of our country decreases gradually according to "east, middle and west".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s analyzed by using Tobit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urbanization level has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and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level on the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great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n eastern China has the leas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carbon emission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ic situa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22;F299.2;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梅;李升峰;黄贤金;李颖;;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4期

2 吴殿廷;吴昊;姜晔;;碳排放强度及其变化——基于截面数据定量分析的初步推断[J];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3 刘红光;刘卫东;范晓梅;;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4 李阿萌;张京祥;肖翔;;江苏省13城市1996~2008年碳排放时空变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5 王莉雯;卫亚星;;沈阳市经济发展演变与碳排放效应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01期

6 张雷;;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7 魏一鸣;;魏一鸣: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01期

8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10 沈越;;戏说碳排放与新技术[J];中国科技奖励;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初枝;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红光;刘卫东;;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初枝;黄贤金;;江苏省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黄贤金;胡初枝;;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婕;肖荣波;江海燕;艾勇军;;广州居住社区碳排放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华斌;今年下半年将开征碳排放税[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学梅;法搁置碳排放税计划[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国网能源研究院博士 陈武 国网能源研究院硕士 常燕;中国碳排放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规律[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任佳;寻求碳排放计算新方法[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记者 雷新;2011年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量的24%[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暨南大学教授 孙东川;是碳排放,,还是碳消费?[N];光明日报;2013年

7 公管学院;齐晔、何建坤等与美英科学家辨析中国碳排放之谜[N];新清华;2013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王小川;北京碳排放权指标交易开放在即[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李荣;上海出台碳排放管理办法[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记者 杨汛;碳排放罚款“第一单”两周内下发[N];北京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贤;基于3E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地域差异及碳排放空间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黄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炎亭;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钱明霞;产业部门关联碳排放及责任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5 鲁力;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及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尔俊;碳排放约束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统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杜刚;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欧元明;中国省域碳排放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陈立芸;公平与效率权衡下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及减排成本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10 陈亚楠;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2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牛晓婧;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行业碳排放强度贡献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4 赵明;城市化对上海市碳排放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何伟;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竞;河北省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王天格;基于我国碳排放制度下的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吴梅;江苏省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9 刘柏利;碳排放视角下的绿色住宅项目成本效益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10 柯晓蕾;民法视野下的碳排放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56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556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