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基于ARM的嵌入式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发布时间:2018-08-07 19:15
【摘要】:电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是工业生产和社会正常运转的生命线,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一个电网的所有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特别是谐波参数[1]都会影响到电力生产,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实时监测这些参数,就能够可靠的保证电力生产的正常运转。如今计算机技术和芯片技术飞速发展,本论文研究的智能监测系统结合了嵌入式开发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可用于电能参数的自动监测,能够有效降低用电设备由于电能故障带来的昂贵的后果。在研究了国内外的电能参数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本论文根据我国配电参数监控的一些标准设计了集各种保护、电能参数采集与测量、智能监测和通信等多功能一体化的要求的新型智能监测系统。该智能监测系统以基于ARM7的LPC2132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采用了数据采集专用的ADE7758三相电能计量芯片[2]作为数据采集单元。硬件电路方面使用了基于AEM7TEMI-S核,单电源供电,LLQFP64封装的LPC2132,具有仿真调试,ISP编程等功能的多功能开发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使系统具备数据采集,优化功能,并通过RS485总线实时将监测数据显示到电脑端的监控软件上。该智能监测[3]系统可对多路电源头柜,机房配电柜等需要进行电能管理的设施进行智能化有效管控,可以对电能参数(电压、电流、电功率、电能量、功率因数、频率等)做到准确,准时测量,并可进行精准判断和高度容错,通过嵌入式智能监测系统加强对电能[4]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大大提高了监控效率和管控力度。本系统由信号调理电路[5],三相电能计量芯片ADE7758,微处理器LPC2132,SPI总线通讯,串口通讯,计算机端监控软件和电源电路共同组成,微处理器LPC2132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把模拟信号变换为用于数据采集、控制过程、执行计算显示读出或其他目的的数字信号[6],然后传送给高精度计量芯片ADE7758进行数据采集处理,数据经过处理后通过通信接口传送到计算机端的应用软件显示。
[Abstract]:Electricity is the economic pillar of a country, the lifeline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ociety. It affects our daily life and learning. All the parameters of the power grid, including voltage, current, power, especially the harmonic parameter [1], will affect the power production, if we can monitor these parameters in real tim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hip technology, th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studied in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embedded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oftware, which can be used for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electrical energy parameter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ly consequences of electrical energy failure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ower parameter monitoring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esigns a new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standards of various protection, power parameter acquisition and measurement,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ome standards of power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monitoring in China. This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is based on ARM7 LPC2132 micro control. As the control core, the ADE7758 three-phase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chip [2] is used as the data acquisition unit. The hardware circuit uses the AEM7TEMI-S core, the single power supply, the LLQFP64 package LPC2132, the multi-function development board with the functions of simulation debugging, ISP programming and so on. On this basis, the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wo times. The system has data col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function, and the monitoring data is displayed on the computer end by RS485 bus. Th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3] system can intelligent and effective control and control the facilities that need electrical energy management, such as multichannel power head cabinet, machine room distribution cabinet and so on. It can be used for power parameters (voltage, current, electric power, power, power, power, etc.). The power factor, frequency and so on are accurate, on time measurement, and can be accurately judged and highly fault-tolerant. Through the embedded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the centralize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electric energy [4]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monitoring efficiency and control are greatly improved.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5], three phase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chip ADE7758, microprocessor LPC2132, SPI Bus communication, serial communication, computer terminal monitoring software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together. Microprocessor LPC2132 transforms analog signals into data acquisition, control process, digital signal [6] for reading or other purposes by means of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s, and then transmitted to high precision metering chip ADE7758 for data acquisition. After the data is processed, the data is transmitted to the computer terminal application software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台成功开发不织布均匀度监测系统[J];福建轻纺;2000年02期

2 ;上海市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和价格监测系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杨贵斌;黑龙江工行网络非法外联监测系统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3年04期

4 徐亚军,刘长华;位移图象式监测系统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张江,方方,杜正聪;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在氡室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5年02期

6 黄岚;王忠义;徐志龙;刘志存;赵勇;侯瑞锋;王成;;多道植物电信号监测系统[J];现代科学仪器;2006年04期

7 邓丽君;;机组监测系统的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8年05期

8 吕鹏飞;;实时道路车辆速度监测系统[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9年05期

9 房瑞芳;;浅谈正定城安全高空微光监测系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1期

10 李钰龙;;浅谈铁路大风监测系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岚;王忠义;徐志龙;刘志存;赵勇;侯瑞锋;王成;;多道植物电信号监测系统[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陈骐;樊海林;孙奕;;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监测系统数据库建设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陈银强;戴兵;张维;黄潜;桂春;刘鸿运;;疲劳监测系统在核电站中的应用与开发方法探讨[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赵玉明;;新型地层冻结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上)[C];2012年

5 屈金泉;周昂;;挖泥船疏浚监测系统[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三)[C];1994年

6 王守银;;一种网络论坛有害信息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A];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黄岚;王忠义;徐志龙;刘志存;赵勇;侯瑞锋;王成;;多道植物电信号监测系统[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8 陈永红;朱从乔;万艳玲;;网络技术在机舱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5年

9 葛广英;陈莉莉;彭洲红;徐健健;;分布式实时数据测量和图像监测系统的设计[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纸品生产过程能耗监测系统[A];电子信息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浩;俄建成覆盖全境的太空监测系统[N];科技日报;2013年

2 庞博;监测系统为博物馆免费开放保驾[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张兆华;惯性公司 地灾监测系统收入首破千万[N];中国航天报;2012年

4 杨强;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三峡5个水库型滑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记者 郭青;陕西成功研发文物微环境监测系统[N];陕西日报;2009年

6 宗和;在珠江口建12套浮标监测系统[N];中国海洋报;2013年

7 刘刚;佳多农业害虫监测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N];农资导报;2007年

8 秋叶;青海实施“社会救助监测系统”项目[N];中国社会报;2005年

9 黄永峰 李书伟;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引进矿压监测系统[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10 ;珠海研制成功妊娠高血压普查监测系统[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允舟;综合症状监测系统预警性能的评价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白文若;超大规模风电基地风电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周新志;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系统平台构筑及其在水情测报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李楚瑞;基于分布式全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井下事故后救援监测系统[D];复旦大学;2012年

5 郭伟;水下监测系统中目标探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峰;隧道沉降变形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伟权;野外WSN的监测系统任务编排及调度的实现[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胡杰;矿用光纤甲烷监测系统[D];山东大学;2015年

4 刘亮;基于ZigBee和GPRS的冷链监测系统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潘晨建;江西省农村地区小学生缺课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6 朱嫣敏;博士后人员信息网洛,

本文编号:2171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171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6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