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松嫩平原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8 12:17
【摘要】:耕地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基础来源,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保护耕地资源,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数量持续下降,数量的下降是可见的,但质量的下降是不可见的,只有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是基于现有农用地分等成果和土地资源调查,了解耕地质量变化和耕地质量总体状况的重要工作。松嫩平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通过对松嫩平原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作为及时掌握平原内影响耕地质量的限制因素及耕地质量状况的基础,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本文在文献阅读基础上,界定了耕地质量、耕地质量评价、耕地质量监测等相关概念,以农业区划理论、农用地分等理论、人地关系等理论为基础,以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影响耕地质量的驱动因素,结合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特点、耕作方式及区域内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限制因素,综合考虑土地规模化经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现代化建设条件,对松嫩平原构建全面、精炼、有针对性的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监测样点布设方法,确定监测指标周期及方法,为未来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诊断与分析。以耕地质量保护为根本目标,在明确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引起耕地质量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自然因素中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性状、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因素;人为因素中包括土壤污染、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开发整理等工程、污染治理、水土保持工程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工程措施的实施都是对耕地质量影响较大的驱动因素。(2)松嫩平原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依据农用地分等理论,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农用地分等常用选取指标和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为进行耕地质量监测指标选取时提供依据和借鉴。再将农用地分等与耕地质量监测有效衔接,遴选出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坡度、质地、灌排条件、土壤酸碱度值及有效土层厚度等;借鉴农业区划分区,结合研究区内限制因素,遵循耕地质量监测指标选取原则,对松嫩平原中东部温和半湿润区、松嫩平原北部温凉半湿润区、松嫩平原南部温暖半干旱区、松嫩平原北部温凉水土流失区和松嫩平原西部温暖风沙干旱盐渍化区分别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可有效监测影响不同区耕地质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未来耕地质量提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和支撑。(3)监测样点布设、监测周期和方法研究。在分析现有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设方法的基础上,得出使用潜力指数组合法布设监测样点,可直观地反映各个因素自然等别的升降影响,进而准确地反映出监测地块的耕地综合质量。通过对监测指标因素稳定性分析,将指标划分为稳定指标、缓变指标、突变指标,平衡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扰动,分析监测指标在时间变化尺度上的差异,借鉴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将监测指标的监测周期划分为不定期监测、定期监测、年度监测三类。在监测方法上衡量影响耕地质量的自然、土地利用方面等因素,根据具体指标特性,确定不同指标的监测方法,具体包括模型监测、实地调研采样、遥感技术、土地利用调查等监测手段和方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河;浅谈耕地质量保护[J];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2 刘友兆,马欣,徐茂;耕地质量预警[J];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06期

3 胡碧霞;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座谈会在京举行[J];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03期

4 姚永定;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建议[J];山西农业;2005年06期

5 李又富;;天津市耕地质量管理对策的研究[J];天津农林科技;2006年04期

6 孙玉龙;;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的几点原因[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7 牛海鹏;;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构建[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5期

8 姚源升;蒙远望;黄绍富;李秋原;;百色市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8年05期

9 游艺文;罗新民;石跃才;;论邵阳市耕地质量现状与保护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10 李浩;石承苍;;成都市耕地质量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西南农业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英;;湘潭市耕地质量问题与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2 王绪奎;孙洋;潘国良;;江苏省耕地质量现状、问题与对策[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3 田燕;杨建锋;;基于“3S”技术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4 杨金凤;赵同科;李新荣;张成军;杜连凤;吴琼;;北京市郊区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金利;董玉祥;;广州耕地质量空间分异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6 陈学渊;陈印军;吴永常;卢布;肖碧林;王亚静;;红黄壤地区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马雁;;浅谈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耕地质量问题[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吴克宁;;关于基本农田布局调整的思考[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论文集[C];2009年

9 周庆举;李达辉;陈庆红;;安顺市耕地质量变化及对策[A];贵州省土壤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华为;朱莲;徐龙华;;泰州市耕地质量现状及提高途径[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先明;四川耕地质量状况令人担忧[N];四川日报;2005年

2 彭楚舒邋通讯员 路标;耕地质量管理条例(草案)提交人大二审[N];湖南日报;2007年

3 ;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N];湖南日报;2007年

4 记者 鄢振刚邋李勇;耕地质量进入依法管理新阶段[N];湖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贺正;湖南出台耕地质量管理条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6 肖彬;贯彻实施《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 促进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N];益阳日报;2008年

7 ;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管理[N];益阳日报;2008年

8 孙佑海 柴涛修 赵烨 吉艳琴;耕地保护质量先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9 吉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甄春延;保护基本农田须加强耕地质量保护[N];农民日报;2009年

10 江娜;耕地质量出现新问题不容忽视[N];农民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光花;井工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吕慧敏;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质量限制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宋景超;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陈兰;基于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乡镇间基本农田规划指标调整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虹;邵武市耕地质量变化调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徐晶;吉林省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王力;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8 罗森;郴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9 顾万帆;富阳市新垦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杨乐艳;南湖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56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256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