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时辰化疗对化疗毒副作用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1 09:37
【摘要】:目的:已观察得知丑时化疗的疗效高于普通化疗,通过丑时化疗与普通时间(14:30-17:30)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液学及非血液学毒性的比较,评价丑时化疗是否具有减毒作用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减轻TA/EC(多西他赛、阿霉素或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的毒副作用提供新的方法,进一步拓展中医药解决乳腺癌临床问题的范围。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将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9例,对照组17例,每组完成3程TA/EC方案新辅助化疗,实验组丑时(1:00-3:00)化疗,对照组普通时间(14:30-17:30)化疗,化疗药物在2小时内输注完成。观察时间及指标:①化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观察血粒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②化疗后第20天观察总胆红素、氨基转移酶(ALT、AST)、胆碱酯酶。③予患者恶心呕吐观察表,从化疗前一天开始,共持续记录6天的恶心、呕吐情况。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和亚急性毒副反应的表现和分度标准(0度-Ⅳ度)评价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根据1989年欧洲临床学术会议标准(0度-Ⅲ度)评价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将0度-Ⅳ度观察结果转换为0分-4分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监测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指标评价丑时化疗的安全性。结果:1.基线情况:两组患者的年龄、TNM分期、化疗药物减量无差异(P0.05),在治疗性用药方面,实验组在第1、第2、第3程化疗使用的G-CS F剂量均比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使用止呕药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护肝药、成分输血的使用上无区别(P0.05)。2.在第1、第2、第3程TA/EC化疗过程中,实验组恶心、呕吐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3.在第1、第2、第3程TA/EC化疗的任一疗程中,血红蛋白、血小板、氨基转移酶(ALT、AS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观察数据均为0,无意义不纳入统计检测。4.安全性分析:除相关监测指标外,在过敏反应、心脏毒性及外周神经系统毒性、肾毒性等副作用方面,两组均未发生影响生命安全事件。实验组的不良事件有,腹泻(3次/天)1例,粒细胞缺乏性发热2例,过敏性皮炎1例,极度疲乏1例,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共3人。对照组不良事件有,腹泻3例,粒细胞缺乏性发热5例,过敏性皮炎2例,极度疲乏2例,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共8人。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在统计上无区别,可进行组间对比;在化疗药物减量、治疗性用药等可能影响毒副作用的观察指标方面,可排除实验组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的干扰因素。2.丑时化疗在减轻TA/EC新辅助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方面优于普通时间化疗,在减轻血液学毒性相关粒细胞、白细胞缺乏方面优于普通时间化疗。丑时化疗与普通时间化疗在对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影响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肝功能相关指标:氨基转移酶(ALT、AST)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方面无明显差异。丑时化疗能有效缓解部分TA/EC新辅助化疗所导致的毒副作用,此方法经济且安全可行。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振华;金风;吴伟莉;李媛媛;龙金华;龚修云;陈潇潇;李卓玲;毕婷;贺前勇;瞿波;黄诗颖;陈宇;;时辰化疗治疗初治远处转移鼻咽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5年14期
2 常彦祥;孙利平;李斌;;人参养荣汤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副作用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4年10期
3 洪日;陈晓洁;胡婵娟;;耳穴贴压防治乳腺癌化疗期呕吐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年06期
4 于世英;印季良;秦叔逵;王杰军;陈元;沈琳;徐建国;谢广茹;张力;樊e,
本文编号:2284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28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