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出口结构

发布时间:2019-03-09 10:53
【摘要】:全球化日益繁荣,我国外贸规模快速扩大,出口结构也不断变化。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引入技术这一生产要素,认为技术能促进土地、劳动和资本等全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影响一国贸易。因此,本文试图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数理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以此来探究技术进步与中国出口结构的关系,分析技术进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对出口结构的影响作用,并以此研究结果对优化中国出口结构提出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就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出口结构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学术界的研究思路。其次,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和出口结构的关系机制,并为下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然后,本文通过中国创新指数、技术进步投入与产出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个方面对中国技术进步现状进行分析,说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一直在提高;并对中国出口结构的演进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出口结构的发展状况。最后,在相关理论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方法分析技术进步与中国出口结构的关系。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分解,发现技术进步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驱动力,随后通过构建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结构的计量模型,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出口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关键,所以通过上述两次实证分析可知技术进步是优化中国出口结构的根源。最后,文章在上述描述性分析与实证分析基础上,从技术进步的角度为持续调整及优化中国出口结构提出建议。
[Abstract]:Globalization is flourishing day by day, the scale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is expanding rapidly, and the export structure is also constantly chang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xport trade. Posner's theory of technology gap introduced technology as a factor of production, and thought that technology coul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all factor productivity such as land, labor and capital, and then affect the trade of a country. Therefo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mathematical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mentioned theory, taking the factor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to account, so 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xport structure through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Firstl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xport structure,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ideas of academia.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export structure through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empirical research.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rom three aspects: innovation index, input and outpu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conomic growth, which shows that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China has been improving all the time. And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Finally,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y and descriptive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is analyzed by empirical method. By measuring and decomposing TFP, it is found tha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FP, and then the econometric model of TFP and export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FP on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FP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Therefore, through the above two empirical analyses, we know tha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the root of optimizing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ontinuous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75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习近平;加快出口结构调整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J];中国对外贸易;2000年10期

2 ;我国将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 提高畜禽熟制品比例[J];中国禽业导刊;2004年10期

3 ;宁夏调整羊绒产品出口结构[J];湖北畜牧兽医;2011年10期

4 平远;印度实施新战略高科技产品改变出口结构[J];决策借鉴;1995年04期

5 谷雨;我国电视机出口增长减缓 出口结构有所调整[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1995年06期

6 许建平;调整经济结构 实现出口优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马春梅;;河北省外贸出口结构优化对策建议[J];经济论坛;2013年11期

8 岳咬兴,俞灵燕,李晋;西部开发与外贸出口结构战略思考[J];财经研究;2000年11期

9 李军;广东出口结构问题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付晓丹;关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分析[J];经济经纬;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树全;;1982—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比较优势与出口结构的变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黄家骅;;试论我国技术进步的社会化和产业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孙文英;;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A];1999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1999年

4 张永光;;技术进步的统计评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王有贵;方福康;;技术进步的经济含义及其动力学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6 雷明;冯珊;;技术进步评价系统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7 陈艳莹;张国峰;;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与可持续发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雷明;;评价技术进步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蔡伟毅;;全球化条件下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艾敏;;外商投资对房地产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的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出口结构更加合理[N];中国电子报;2001年

2 记者 王屏;北京市外贸出口结构出现重大变化[N];国际商报;2001年

3 宋菁 梁桃英 曾珊;广东彩电出口结构转变[N];民营经济报;2005年

4 李溯婉;出口结构调整方案尚未最终敲定[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彭松;我市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N];乐山日报;2008年

6 张玉刚 记者杨晓伟;我市外贸出口结构调整成果初步显现[N];锦州日报;2011年

7 王思诺 记者 吴蓉;我省农作物出口结构悄然变化[N];吉林日报;2006年

8 邹吉宏邋房溧 孙建华;山东纺织服装出口结构调整明显[N];中国纺织报;2008年

9 ;云南: 调整出口结构积极应对经济减速[N];民营经济报;2008年

10 贾国湘 记者 王晓英;加大出口结构调整力度[N];吉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昊;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周俊子;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4 张艳秋;基于技术进步实现指数的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何暑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刘志恒;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多;环境技术进步方向的内生化机理和政策激励效应检验[D];吉林大学;2016年

8 赵利;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张育明;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郭建万;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露莎;促进保定市外贸出口结构转型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郭宗旗;自由贸易协定下我国货物贸易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驰;金融发展与中国出口结构[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饶茜;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白杨;标准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郭亚强;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7 景香香;江苏制造业产业结构对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

8 任文晨;金融发展对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9 黄佩琮;浙江省出口结构及其对经济转型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10 彭利群;论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D];湘潭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37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437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