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茅尾海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遗传结构及其性腺发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30 02:34
【摘要】: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天然分布于我国南方沿岸,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贝类。作为香港巨牡蛎最大“天然苗种场”,广西钦州茅尾海出产的香港巨牡蛎更形成了地标产品“钦州大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天然采苗的不稳定性,加上近年来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天然种苗量骤减,春季牡蛎大规模死亡现象频发。当地养殖户即从广东珠海等地引进牡蛎种苗进行养殖。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广西茅尾海香港巨牡蛎的群体遗传结构,估算其有效群体大小。从而监测和评估其遗传结构的变化,并预测其演变趋势。并通过组织切片技术研究其繁殖特性,试图从香港巨牡蛎的繁殖方式解释其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的动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8个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的微卫星标记对茅尾海6个香港巨牡蛎群体:2014年珠海引进养殖群体(ZH),2013、2015年茅尾海野生群体(13MW、15MW),2012、2013、2014年采苗的茅尾海牡蛎群体(12L、13L、14L),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所有样品的等位基因数2-18,等位基因丰度为2.00-17.32;各个群体平均等位基因丰度相近,以14L最高(9.8),而ZH最低(8.1),幼苗群体整体偏高9.1(12L),9.4(13L);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5(ZH)、0.77(13MW)、0.79(15MW)、 0.81(12L)、0.79(13L)、0.78(14L);平均观察杂合度中野生群体较高0.73(13MW)、 0.79(15MW),养殖群体较低:0.68(ZH)、0.60(12L)、0.68(13L)、0.69(14L);成体群体的近郊系数FIS普遍小于幼苗群体,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0.02(13MW)、0.21(12L)。以上数据表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中等,各个群体间等位基因丰度、期望和观测杂合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 ANOVA),说明幼苗和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相对稳定。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中等偏低,为0.0003-0.0529;珠海引进群体与茅尾海的5个群体之间的Fst最大,遗传距离的的分布趋势相同。说明至今引进的珠海香港牡蛎对茅尾海香港牡蛎遗传结构的影响是有限的。2.经Ewens-Watterson检验筛选出6个中性的微卫星标记,对野生群体(13MW)和幼苗群体(12L、13L和14L),利用LDNe、ONeSAMP、NeEstimator、MLNE2.0等4种软件估算广西茅尾海香港巨牡蛎群体的有效群体大小(Ne)。各个方法估算的Ne结果从19 (MLNE2.0软件,伪最大似然时间法)到233 (NeEstimator软件,即时F统计值矩量法);利用两代群体比仅用单个群体估算的Ne大。但是相对于整个茅尾海每年以万吨计的牡蛎产量,由此估算的有效群体相当小。而野生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度为6.9,与幼苗群体等位基因丰富度均值(7.8)没有显著性差异(p=0.449,双样品t检验)。3.以组织切片结合肉眼观察和活体镜检方法研究茅尾海和大风江海区香港巨牡蛎的繁殖特性。大风江黄场(HH)1龄牡蛎周年(2013年7月-2014年6月)性腺的检测表明:广西钦州的香港巨牡蛎每年有1个繁殖周期;以肉眼可分辨的特点,可将性腺发育过程分为Ⅰ-未分化期(1-3月)、Ⅱ-分化期(4月)、Ⅲ-成熟排放期(5-10月)及Ⅳ-休止期(11-12月);性成熟牡蛎在繁殖季节可多次产卵排精,可持续数月;生殖细胞分批成熟,分批排放。这一繁殖特性,会造成某一批牡蛎幼苗由少数成体繁殖而来,因此根据每年中某批次幼苗样品,估算的有效群体大小非常小,但就整个海区而言,一年中持续数月的繁殖季节中,大量亲本的子代将有机会在不同的时机存活下来。从而维持茅尾海香港巨牡蛎自然群体遗传结构的相对稳定。4.对比吊养在茅尾海沙井(SJ)、茅尾海入海口龙门(LM)、茅尾海入海口外青菜头(QCT)、大风江入海口内黄场(HH)和大风江入海口外鑫丰(XF)5处的同批次2龄牡蛎性腺的启动和发展过程表明:1、2龄牡蛎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性腺发育以高盐度的外海XF和QCT最快,而低盐的茅尾海内海SJ最迟。XF牡蛎4月份已发育至成熟排放期,比SJ提前约30天;QCT次之,比SJ提前约20天;而大风江入海口内HH和茅尾海入海口内LM分别比SJ提前约15和7天;SJ牡蛎性腺在4月份仍然处于未分化期,雌雄难辨。纬度相近的5个地点,性腺发育存在差异,而温度没有显著差异,我们推测可能是由于外海区域冬季温度相对稳定并且饵料生物相对丰富造成的。
【图文】:
泳图上的位置基本一致,且呈现单一明显的条带,提取的DNA质量较高,基本上无逡逑拖带现象。逡逑图2-1邋20。年茅尾海野生群体DNA部分提取结果逡逑Fig.2-1邋Partial邋res山t邋of邋DNA邋e巧raction邋from邋2013MW逡逑3.2引物筛选逡逑从马海涛开发的香港巨牡腑引物中,加M13合成20对引物,在50’C、55’C、逡逑60°C梯度进行普通PCR初步筛选,去掉了邋4对不能同时在DNA邋pool邋1和DNA邋pool邋2逡逑中扩增的引物。再把16对引物进行带巧光标记的PCR扩增,筛选出了邋12对扩增稳逡逑定、条带清晰、无明显杂带的引物。将筛选出的12对引物在200年茅尾海野生群体逡逑中扩X椇螅忻腹艿缬炯觳猓欢越峁校龋幔颍洌祝澹椋睿猓澹髌胶饧觳猓叱霾环义虾希龋幔颍洌祝澹椋睿猓迩善胶獾模炊砸铩W詈笊秆〕隼┰鑫榷ㄇ曳系希虏└衿胶獾模稿义隙砸铮唬茫瑁荩埃病ⅲ茫停梗贰ⅲ茫瑁矗埃怠ⅲ茫停住ⅲ茫停剩贰ⅲ茫瑁叮玻场ⅲ希椋罚。病ⅲ茫瑁罚罚叮瑢ㄏ感佩义舷⒓恚玻础e义希保稿义
本文编号:2553713
【图文】:
泳图上的位置基本一致,且呈现单一明显的条带,提取的DNA质量较高,基本上无逡逑拖带现象。逡逑图2-1邋20。年茅尾海野生群体DNA部分提取结果逡逑Fig.2-1邋Partial邋res山t邋of邋DNA邋e巧raction邋from邋2013MW逡逑3.2引物筛选逡逑从马海涛开发的香港巨牡腑引物中,加M13合成20对引物,在50’C、55’C、逡逑60°C梯度进行普通PCR初步筛选,去掉了邋4对不能同时在DNA邋pool邋1和DNA邋pool邋2逡逑中扩增的引物。再把16对引物进行带巧光标记的PCR扩增,筛选出了邋12对扩增稳逡逑定、条带清晰、无明显杂带的引物。将筛选出的12对引物在200年茅尾海野生群体逡逑中扩X椇螅忻腹艿缬炯觳猓欢越峁校龋幔颍洌祝澹椋睿猓澹髌胶饧觳猓叱霾环义虾希龋幔颍洌祝澹椋睿猓迩善胶獾模炊砸铩W詈笊秆〕隼┰鑫榷ㄇ曳系希虏└衿胶獾模稿义隙砸铮唬茫瑁荩埃病ⅲ茫停梗贰ⅲ茫瑁矗埃怠ⅲ茫停住ⅲ茫停剩贰ⅲ茫瑁叮玻场ⅲ希椋罚。病ⅲ茫瑁罚罚叮瑢ㄏ感佩义舷⒓恚玻础e义希保稿义
本文编号:2553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55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