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城乡电网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23:52
   针对我国电力系统低压配电网现行的三相四线制供电技术存在供电半径长、低压线损率高、电压损失大以及三相动力电和单相居民用电共用配电变压器使得配电变压器损耗大等缺陷,提出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分析比较了单相配电技术的优点,同时对单相配电技术的工程实施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鲍舒眉,刘长义,余珊珊;配电变压器采用D,yn11接线的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蔡桂龙,陈军,刘海燕;单相三线制在低压配电网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红英;;10kV配电网降损分析[J];电力设备;2008年03期

2 张勇军;廖民传;;配电线路10/0.4kV综合无功优化配置建模[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年03期

3 曾重谦;廖民传;张勇军;;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原因与主要降损措施[J];供用电;2009年02期

4 张辉;杨彬;袁强;王轶;;单相变压器的模型及应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苏盛;陈金富;段献忠;;全球暖化与电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综述[J];电网技术;2010年02期

6 葛红影;常鲜戎;袁凯;;隐枚举法在资金限制下选择降损方案中的应用[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0年04期

7 祝淑萍;胡朝志;;机组有功功率优化分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8 赖斯;张勇军;廖民传;张丛健;;文昌配电网节能降耗综合治理方案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08年03期

9 李鹏;张勇军;谭伟聪;袁文根;;长安配网节能降耗潜力评估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14期

10 李惠;杨永刚;;基于县级供电企业的农网节能降损管理系统[J];农村电气化;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廖民传;张勇军;;配电网节能降耗改造优化建模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蕴铖;在农村电网中使用单相变压器供电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2 于文波;基于网络的配电网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3 刘洋;配电网络重构算法在绵阳城区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刘崇伟;城乡电网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李德华;配电网络重构的改进模糊遗传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王帆;基于LabVIEW的10kV配电网线损在线自动生成分析管理系统[D];南昌大学;2007年

7 任荣艳;河北南网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对历年线损率出现偏低的情况浅析[J];江苏电机工程;1983年04期

2 李为中;戴成弟;;单相配电变压器的应用[J];农村电气化;2007年03期

3 杨举信;内蒙古大佘太农电所节能降损成绩创佳[J];华北电业;1994年08期

4 赵常景,冀彦朝,高淑义,杨怀军;我们是如何进行节能降损管理的[J];农村电气化;1995年08期

5 刘子山;降低线损率的绝招[J];农村电气化;1996年07期

6 王涛,张坚敏,李小平;计划线损率的计算及其评价[J];华中电力;2003年01期

7 徐凌燕;龙码线线损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降损措施[J];华北电力技术;2005年01期

8 王涛,张坚敏,李小平;计划线损率的计算及其评价[J];电网技术;2003年07期

9 高云来;配电线路经济线损率计算及线损率分析[J];农村电气化;1994年11期

10 丁涛,邢松媛;线损率随负荷增长变化的定量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厚增;刘保平;;水泥土薄墙截渗技术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席继楼;赵家骝;王燕琼;王兰炜;李艳东;;地电场观测技术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3 陈亚平;姜涛;;萝卜红色素脱除异味技术研究[A];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2002年着色剂专业委员会年会资料汇编[C];2002年

4 廖振f;蔡行知;魏江铭;;弯曲板材肋部之深引伸技术研究[A];全球华人先进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姜科;;竖分条扩帮技术研究与实践[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匡本贺;;新一代天气雷达直击雷防护技术研究[A];首届中国防雷论坛论文摘编[C];2002年

7 王琼林;刘少武;;高能钝感发射药技术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建军;邓平建;房师松;赵锦;钟杨生;廖富苹;;转基因辣椒蛋白质检测技术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杨功流;杨君;刘玉峰;王文富;杨晔;;用数据融合理论减少壳体旋转低速误差的技术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张信斌;;磷化氢膜下环流熏蒸技术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向阳;南网“十一五”节能目标锁定[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记者 杨麒钰;云南电网节能降损成效明显[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3 胡兴平 王健康;陕西建成两个节能降损示范县[N];国家电网报;2008年

4 蔡明华;河东局节能降损再攀台阶[N];西南电力报;2003年

5 通讯员 胡兴平 王健康;长安洛南建成节能降损示范县[N];中国电力报;2009年

6 黄以华;灌南全力做好农电节能降损工作[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记者 尚新民;杞县供电局多管齐下促进节能降损[N];开封日报;2010年

8 刘璞;资阳局节能降损又添新举措[N];华中电力报;2003年

9 记者 杨诗国 通讯员 商海涛 魏青艳;阳泉供电分公司节能降损收效好[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10 宋艳玲;荆门石化:节能降损 俭以养德[N];中国化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力;概率安全评价中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李春芳;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界定与消除焦点问题所需的若干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高海霞;基于SRAM技术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设计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金印;美味猕猴桃‘金魁’果实后熟软化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王玉明;支持IP漫游的多跳接入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宗凯;组合式统计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7 汪明启;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8 陈岚;除草剂2,4-D的O_3、O_3/H_2O_2高级氧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胡长生;小型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集成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王长武;自行火炮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及仿真可视化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东;钢管漏磁检测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2 廖学静;理论线损计算的配网降损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宋艳花;柿子滩文化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4 舒欣梅;并联型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参数设计与仿真[D];四川大学;2003年

5 郑伟亮;海量空间信息互联网发布技术研究及其系统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戎劲光;王庄煤矿区土地复垦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苏健;基于COM组件技术的多费率抄收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周小军;基于单周控制四桥臂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张鸿雁;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10 侯晓萍;显微立体视觉系统的标定与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30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830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0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