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之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发布时间:2017-05-16 18:16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之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纵深发展,公允价值计量在短短十几年间,已经不同程度地运用在我国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直接关系到会计的信息质量,影响企业自身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行为决策,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中的焦点和热点。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是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表现之一。投资性房地产是2007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出现的重分类项目,其公允价值的估值受到房地产市场的深刻影响。欧洲和澳洲的大部分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而我国大部分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却没有做出这种选择。因此,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应用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值得去探究。这有助于分析公允价值在新兴市场中的表现,验证公允价值在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信息质量,观察评估机构和企业管理层在估值中的作用,以为准则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和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参考证据。本文结合契约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决策有用观、信号传递理论以及资本结构理论,对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讨论,经济后果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是从投资者角度研究公允价值信息是否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增量的信息含量,二是从债权人角度研究公允价值信息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第一,论文描述了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的运用状况。CAS实施到现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上市公司较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3个行业。公允价值采用者的资产、负债总额和投资性房地产总额等指标远远高于成本采用者。在公允价值模式的信息披露中,四成以上采用者以投资性房地产获取了抵押贷款,大部分采用者利用了评估师的估值结果,但总体的信息披露有限。第二,论文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财务杠杆越高、企业规模越大或者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越多时,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可能性越大,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民营上市公司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的上市公司中,而盈利能力和市场化程度都与公允价值计量选择在统计意义上负相关。传统会计选择中的管理机会主义动机和信息不对称并没有得到论文验证,只有债务契约假设得到了显著支持。而公司的其他个体特征,如盈利能力、公司规模、投资性房地产比重和产权性质,以及外部环境因素显著地影响着公允价值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应用选择。第三,论文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模式选择的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探讨。总体上,相对于历史成本,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与股价及其回报率都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历史成本单独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只有作为公允价值的参照物时才与股价及其回报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发现,不论评估师估值还是管理层估值,上述结论不变;相对于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企业,民营企业和规模较小企业的公允价值及其差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论文认为,市场关注了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评价,但市场并没有认可公允价值的向上估值,进而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公允价值相比,市场更相信历史成本提供的额外信息。评估师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提高公允价值估值的可信度,但相对于评估师,市场更不信任管理层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估值。此外,相对于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企业的公允价值估值,市场更不认可民营企业和规模较小企业。第四,论文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模式与债务融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当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时,有息债务增长率和净债务发行率更高。其中,通过双重差分估计排除内生性问题的干扰,论文证实检验结果中债务融资的这种增加是因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之后导致的结果。此外,与产权性质的交互项显著为负,显示出民营企业的债务增加比例更高;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交互项显著为正,显示出大股东的控制越强,上市公司的债务水平越高。论文认为,通过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抵押物的价值,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公允价值带来了资产规模与会计盈利的大幅提升,有利于企业达到银行的会计指标限定,进而有助于拓宽资金来源。并且,在考虑到产权性质和大股东控制以后,这种债务融资的显著增加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大股东控制的企业。综上,尽管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获得了大多数专家的肯定,在我国得以推广,但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论文从完善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健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体系和提升资产评估市场的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计量 影响因素 价值相关性 债务融资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3.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8
- 第1章 绪论18-24
-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18-20
- 1.1.1 研究问题18-19
- 1.1.2 研究意义19-20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20-23
- 1.2.1 研究内容20-21
- 1.2.3 研究方法21-22
- 1.2.4 研究框架22-23
- 1.3 创新点23-24
- 第2章 文献综述24-44
- 2.1 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24-28
- 2.1.1 国外研究现状24-26
- 2.1.2 国内研究现状26-27
- 2.1.3 述评27-28
- 2.2 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28-33
- 2.2.1 国外研究现状28-30
- 2.2.2 国内研究现状30-31
- 2.2.3 述评31-33
- 2.3 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经济后果33-39
- 2.3.1 国外研究现状33-35
- 2.3.2 国内研究现状35-37
- 2.3.3 述评37-39
- 2.4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39-43
- 2.4.1 国外研究现状39-40
- 2.4.2 国内研究现状40-42
- 2.4.3 述评42-43
- 2.5 本章小结43-44
- 第3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44-66
- 3.1 公允价值会计与房地产市场44-53
- 3.1.1 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历程44-46
- 3.1.2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发展历程46-47
- 3.1.3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47-52
- 3.1.4 我国房地产市场与公允价值计量52-53
- 3.2 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规定53-59
- 3.2.1 范围与特征53-54
- 3.2.2 确认和计量54-57
- 3.2.3 市场要求57
- 3.2.4 估值技术规定57-58
- 3.2.5 信息披露要求58-59
- 3.3 相关理论基础59-64
- 3.3.1 契约理论59
- 3.3.2 有效市场理论59-60
- 3.3.3 决策有用观60-62
- 3.3.4 信号传递理论62-63
- 3.3.5 资本结构理论63-64
- 3.4 本章小结64-66
- 第4章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模式之运用描述66-86
- 4.1 两种计量模式的运用概况分析66-74
- 4.1.1 数量比较66-68
- 4.1.2 A+H股分析68-69
- 4.1.3 行业分布69-71
- 4.1.4 总体分析71-74
- 4.2 公允价值模式采用者的业绩分析74-77
- 4.2.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4-75
- 4.2.2 首次采用与后期采用75-77
- 4.3 公允价值模式的信息披露77-84
- 4.3.1 估值类型及其技术信息披露77-80
- 4.3.2 担保贷款信息披露80-82
- 4.3.3 其他信息披露82-84
- 4.4 本章小结84-86
- 第5章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86-108
- 5.1 引言86-87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87-93
- 5.3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93-99
- 5.3.1 模型设定93
- 5.3.2 研究变量定义93-95
- 5.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95
- 5.3.4 描述性统计分析95-99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99-101
- 5.5 进一步分析101-106
- 5.5.1 产权性质对计量选择的影响102-103
- 5.5.2 企业规模对计量选择的影响103-104
- 5.5.3 市场化程度对计量选择的影响104-106
- 5.5.4 稳健性检验106
- 5.6 本章小结106-108
- 第6章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分析108-130
- 6.1 引言108-109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09-113
- 6.2.1 公允价值及其变动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可靠性109-111
- 6.2.2 估值类型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111-113
- 6.3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113-118
- 6.3.1 模型设定113-114
- 6.3.2 研究变量定义114-115
- 6.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115-116
- 6.3.4 描述性统计分析116-118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118-124
- 6.4.1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118-120
- 6.4.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0-122
- 6.4.3 估值类型对公允价值及其变动损益的影响122-124
- 6.5 进一步分析124-128
- 6.5.1 产权性质对公允价值及其变动损益的影响124-126
- 6.5.2 企业规模对公允价值及其变动损益的影响126-127
- 6.5.3 稳健性检验127-128
- 6.6 本章小结128-130
- 第7章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模式与债务融资分析130-150
- 7.1 引言130-131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31-133
- 7.2.1 不动产抵押贷款131-132
- 7.2.2 公允价值计量与投资性房地产抵押贷款132-133
- 7.3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133-139
- 7.3.1 模型设定133
- 7.3.2 研究变量定义133-134
- 7.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134
- 7.3.4 描述性统计分析134-139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139-144
- 7.4.1 回归结果及分析139-141
- 7.4.2 内生性问题141-144
- 7.5 进一步分析144-148
- 7.5.1 产权性质下的公允价值计量与债务融资144-146
- 7.5.2 大股东持股、公允价值计量和债务融资146-148
- 7.6 本章小结148-150
- 第8章 结论、建议和展望150-158
- 8.1 研究结论150-152
- 8.2 政策建议152-156
- 8.2.1 完善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152-154
- 8.2.2 健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体系154-155
- 8.2.3 提升资产评估市场的服务质量155-156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156-158
- 参考文献158-173
- 后记173-174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之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71572.html